和众军师讨论许久后,秦昊做出了以下决定:

  太原太守:蒙骜;郡丞:欧阳修。

  雁门太守:李定国;郡丞:苏轼。

  上党太守:白居易;郡丞:柳宗元。

  上郡太守:刘秉忠;郡丞:刘禹锡。

  西河太守:李东阳;郡丞:杜甫。

  五原太守:荀衍;郡丞:王勃。

  云中太守:向朗;郡丞:司马光。

  定襄太守:糜竺;郡丞:杜牧。

  朔方太守:董和;郡丞:王维。

  这次九大郡守的人选,除了蒙骜和李定国是武将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文臣。

  至于另外九位郡丞,别看他们一个个都是大诗人大此人,但其实他们的政治属性也都不低,诗词歌赋只是他们的爱好罢了。

  群雄讨董,秦昊担任盟主,再加上公开高产粮种,这让秦昊的威望大涨,而当秦昊一统司州之后,自然有许多人主动投靠。

  欧阳修、苏轼、柳宗元这些人,都是在秦昊讨董期间,或是讨董之后投靠过来的。

  当时秦昊新得司州四郡,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治理地方,而主动前来投靠他的人又多,于是秦昊择其优者,一股脑都下放到各县担任县令。

  至于这次的官员调任,秦昊则在众多县令中,选取政绩最突出的人,来担任并州九郡的郡丞一职,欧阳修苏轼等人只是其中的佼佼者。

  河套之战打赢后,秦昊的威望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来投,其中就有:张、顾雍、阚泽、伊籍、邓芝、王粲、虞翻等等。

  张和刘晔是好友,被刘晔写信所说服,所以主动来投。

  顾雍是蔡邕的弟子,他本来准备投靠孙坚,但又被蔡邕写信说服,所以才转而投靠了秦昊。

  伊籍、邓芝、王璨都是荆州本土的人才,之前对秦昊打压世家耿耿于怀,所以才没有投靠,一直都在观望当中。

  这次秦昊打败铁木真,保卫了大汉,也消除这些荆州人才们心中芥蒂,都纷纷主动出仕前来投奔秦昊。

  王朗的势力被孙坚吞并之后,除了自己主动前来投靠外,还带来了手下的能臣虞翻,而跟着他一起来投的还有阚泽。

  总之,一场群雄讨董,和一场河套之战,不但将秦昊的声望拔高了两个档次,也为秦昊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可谓是一举多得。

  目前秦昊麾下的领地只有三州一套,其中并州有九郡,司州四郡,荆州四郡,河套三郡,共计二十郡之地。

  解决了二十郡太守和郡丞的人选后,秦昊又对三州一套的屯田问题做出了布置。

  乱世之中粮草最为关键,而屯粮自然不容疏忽。

  秦昊手下的农学人才,目前只有:枣祗、任俊、宋应星、贾思勰。

  所以,秦昊在思索再三之后,决定命这四人各自负责一州的农业方面的所有事物。

  枣祗负责河套地区;

  任俊负责并州;

  宋应星负责视奏;

  贾思勰负责荆州;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巅峰召唤,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三国之巅峰召唤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