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第1171章 殖民也需要韭菜啊!(1/2)

小说:抢救大明朝 作者:大罗罗 更新时间:2022-05-25 15:02:13
  x,最快更新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看到王爷们觉悟都很高,朱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明君在朝的好处,连一帮“猪王爷”现在也知道努力了!

  不过光知道努力还不行,还得知道力气该怎么使,而且还得知道该怎么借力打力。

  殖民建国又是烧钱又是烧人命的,而且一烧就是很多年,可不能只拿自家的本往里贴,否则非赔死不可!

  打个比方吧,除了地下有矿的合众国(那一带金矿大大的!)和正好位于贸易要冲,方便开展拦路收费业务的马六甲诸公国之外,其他的殖民国家都好像是后世某些初创公司,得恶狠狠的烧投资人的钱,烧他个十年二十年的才有可能会大把盈利......而且殖民建国这买卖要烧掉的不仅是钱,还有人命!

  这也是为什么朱慈烺对南洋殖民的问题一直缩手缩脚的原因!

  美洲湾看着遥远,得跨太平洋而去,但是因为有洋流和风带可以利用,对于已经能够比较准确的测量纬度的明朝船长而言,跨越太平洋并不比往来南洋更危险和更费时间(都是一年一个来回)。虽然北太平洋西风带上(去新大陆的必经之路)有时候会刮起狂风巨浪(大风浪主要出现在冬天),但是由新大陆返回时要经过的信风带还是非常温和的,只有在夏末初秋时会刮台风。

  所以大明的太平洋帆船在东行时通常会避开冬季,在西行时通常避开夏末初秋。因此跨越太平洋的航线上吞噬掉的人命,并不比下南洋的航线上吞噬掉的人命更多——翻船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随着明朝航海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海上的死亡率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比同时代的航海的西洋人更低,毕竟东亚人对坏血病“免疫”嘛!

  但是在移民抵达目的地后,南洋和新大陆两边的死亡率立马就是天差地别了。美洲湾一带气候舒适,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而且还非常“干净”,几乎没有什么致命的传染病。

  而移民东南亚就不一样了,那一带气候炎热潮湿,和大明本土的大部分地区差别很大,所以会有很多移民水土不服。

  更可怕的是,那里从来都是瘴痢之地,疫病丛生。如果有现成的熟地和城市可以居住,死亡率还能低一点,如果去开拓丛林,几年之内死亡过半都算少的。

  在刚刚结束的北大年之战中,征蛮将军徐正经(保科正经)指挥的日本武士军团中就多次爆发疫病,前前后后损失了一万多人!

  病死的比战死的多了十几倍!

  而在金瓯、静海(静海军现在已经并入了金瓯军,称为金瓯军静海府)、暹罗、西洋(西洋军)等半熟地开垦的明朝移民,也因为以疟疾为主的热带传染病损失惨重。

  根据锦衣卫的秘密调查,移民们在三年之内的病亡率竟然超过了两成半——这还是在静海、暹罗、西洋等地有大量的熟地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出现的病亡率。

  而历年流放台湾的囚徒,除了那些得到郑家照顾的“阉党余孽”外,三年之内的病亡率更在五成以上!

  所以下南洋的买卖,说穿了就是在烧人命!

  什么?有金鸡纳霜?

  现在还没被西班牙人发现,而且金鸡纳树的产地在新西班牙王国的秘鲁总督区,大明的探险队根本进不去。即便能进去也没什么用,因为没人知道金鸡纳树长什么样?想要搞到这个宝贝,必须长期占领地盘,然后再和当地的土著接触,才能用各种手段套取金鸡纳树种子。

  即便朱慈烺有什么开挂的手段可以把金鸡纳树的种子搞到手,也得“十年树木”,真要大量产出金鸡纳霜恐怕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