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第791章 佛系男孩噶尔丹(2/2)

小说:抢救大明朝 作者:大罗罗 更新时间:2022-05-25 15:02:13
  

  当然了,活佛还是要当的!

  所以巴图尔浑台吉专门派人去西藏的扎什伦布寺请来了班禅大师的师兄,也是巴图尔浑台吉的叔叔策凌喇嘛,请佛法高深的他,跟随噶尔丹一起去南京求学,顺便督促他念经学法。

  等到噶尔丹小学毕业,策凌喇嘛就会护送他去西藏,投在第五世大喇嘛门下,成为弟子,然后成为活佛......

  “策凌大师,咱们到了。”说话的是朔方军的一个参军,名叫袁若飞。他本是辽人,因为家乡失陷,跟随父母逃难到关内,本想回祖籍凤阳府,却在河南被李自成的军队裹挟,归在陈永福部下。后来跟随陈永福守过太原,在陈永福跑路后,他们一家都上了吕梁山投奔代王朱慈炯,这些年来也算有功。所以就得到了一个去南京补课的机会,顺路护送策凌喇嘛和噶尔丹。没想到喇嘛一行走得太慢,耽误了时间,一期补课班的毕业考试都已经结束了,他才刚刚赶到南京老山宫外。

  朱皇帝这些日子都住在老山宫陪老婆和孩子——吴三妹终于修成正果,给朱慈烺生了个儿子,取名朱和幸。

  不过这孩子出生的有点早,不足月,所以很虚弱。朱皇帝和吴三妹都怕他夭折,所以就带着他到了新建成的老山宫。南京紫禁城住着并不舒服,这里太潮湿,冬天湿冷,夏天闷热,远比不上江北的老山宫舒适。

  噶尔丹和策凌喇嘛赶到老山宫的时候,朱慈烺正在召开两府会议,讨论是否要再次遣使北上和顺治皇帝讨论迎娶十四格格的事情。

  就在几日前,北京方面派了吴良辅入朝,表示愿意接受大明方面提出的嫁妆要求,不过同时也表示无力调动中州三藩。

  如果大明想要得到三藩土地,就必须自取!

  “陛下,臣以为您应该迎娶清国的十四公主,”军师李岩建议道,“此事虽然是北清的缓兵之计,但是咱们也可以将计就计。

  因为臣观南朝、南宋之历次北伐,不能成事者,都在于难以巩固中原。中原之地平坦难守,而且水路转运不便。是易取难守之地,想要先中原而后燕赵,一举成就北伐大业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能先取中原,再用三年时间加以巩固,整修道路、囤积粮食、筑城建堡、训练骑兵,而后再一举北上,那就容易成功了。”

  朱慈烺道:“可是清国也在锐意改革,万一有所成就,北伐大捷之日,岂不是要遥遥无期了?”

  “陛下,臣以为北清的改革不值一提。”从北京回来的祖可法道,“清国的改革无非就是以地募兵,再加一个无分满汉......但是农兵不堪久战,战事稍一迟延,就会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陛下已经打算花费十年时间,那又何必害怕北朝的农兵?莫说十年不归,十万农兵服役三年,恐怕就得逃亡个过半了!

  而且北朝的火器终究是不够的,农兵又骑不得马,最后无非就是守城待援。如果不能出城浪战,兵多兵少,区别也不是太大。”

  朱慈烺听了“知清派”祖可法的意见,已经有点动摇,然后又看了看首辅魏藻德,“首辅,你以为顺治的改革之法如何?”

  “陛下,”魏藻德笑道,“孝武帝的皮毛而已。可惜北朝已经没有士族,不过是一些奴才,不值一提。娶不娶十四格格,凭陛下心意即可......真正需要担心的,还是关外的多铎。臣建议在咱们北进中原的时候,也给多铎找点事儿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