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并不接义子的话茬,只是悠悠地说:“宁夏、甘肃是苦瘠之地......而且大明素有西军,与我辽镇从来不是一路。老二想必也是焦头烂额,勉强才能维持吧?”

  吴国勇也是宁远军宿将,当然知道老明军的那点派系了。南军北军互相看不惯,同是北军的辽军、陕军又矛盾重重。而吴三桂以辽军赴陕,又忽悠了一批甘陕明军的将门降清......内部能够稳定才是见鬼了!

  而且甘陕明军的数量很多,一大堆的军镇卫所,不计其数的世袭将门,其中还有许多是能打的!

  这伙人现在大部分归顺了吴三桂,和吴三桂带去的辽军一起挤在西北甘陕的局促地盘上,日子能好过才见鬼了。下面的人日子不好过,而且都还挺能打的,压在上面的吴三桂还不跟被架在火上烤一样?

  吴襄顿了顿,又叹了口气:“皇爷封三妹为后当然是为父做梦都想的......可是三桂那边最需要的却是真金白银啊!真要他起兵,没个一二百万银子,下面的陕甘军将肯动弹?”

  “一二百万银子......运不过去啊!”吴国勇摇摇头,“东虏和张献忠当着道儿,那么多银子怎么过去?”

  吴襄又是一叹。

  吴国勇道:“好在皇爷不是吝啬之君,而且也足有钱粮,如果长伯真的出了兵,皇爷的手面是不会小的。”

  “你和国贵还有联络么?”吴襄低声问着。

  他和吴三桂之间的联络其实已经断掉了——这种联络对他们父子俩都没好处,因为严格算起来就是通敌啊!不追究的时候没问题,可一旦要追查,是可以掉脑袋的。

  “有!”吴国勇点点头。

  他和吴襄的另一个义子吴国贵打小一起成长,情同手足,即便各为其主了,还在私下保持着联络。

  当然了,他和吴国贵之间的联络是向锦衣卫南镇抚司报告过的,算不上通敌。

  “好吧,”吴襄叹了口气,提起了毛笔,“那就给国贵、三桂各去封信吧!”

  ......

  “怎么样?信写了吗?吴三桂会倒戈吗?”

  “皇爷,护国公已经写了信,吴三桂一定会倒戈,不过......”

  “不过什么?”

  “护国公担心吴三桂在甘陕不能服众。”

  南京紫禁城,奉天殿,东暖阁内。朱慈烺正一边低头再看郑森写的《日本国游记》,一边在听吴国勇的汇报。

  “怎么就不能服众了?”朱慈烺抬头望着吴国勇。

  吴国勇道:“现在吴三桂手中有两支兵,一是他自己的关宁军,约有三四万众,都是从宁远一路跟随的老兄弟;二是甘陕将门的兵马,也有三四万众......兵太多,地太贫,拥挤在一处,难免闹出矛盾。”

  “他就不会扩张一下?”朱慈烺一笑,“青塘、西域还有大把的地盘吧?”

  “谈何容易,”吴国勇只是摇头,“皇上许是不知道,青塘那边在崇祯十年、十一年的时候,从西边涌来了许多瓦剌人的部众,称和硕特部,首领号固始汗,是瓦剌诸部的盟主,不容小觑。他先是攻杀了喀尔喀蒙古在青塘这边的却图汗,吞并其众。十五年时又挥军南下藏地,攻灭藏巴汗。如今已经一统青藏,兵强马壮,很难对付。而且如今的瓦剌部还不止和硕特部一个强者......还有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等三大部落,都在甘陕的西边。

  此外,还有一个叶儿羌汗国盘踞吐鲁番,实力倒不怎么样,但是却夹在几大瓦剌部落和甘肃之间,也不大好对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