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批评当朝再有力,也比不了在格物致知和自然之道上的一丁点突破!

  朱由检叹了口气:“我们儒家后学都知道,先圣晚年时,一直在苦苦寻道求道,希望可以找到窥见大道的门径,哪怕早上寻得,夜晚便死,也可瞑目。

  而实际上,先圣晚年已经寻到了门径,留下了这部孔子遗篇,只是没有来得及传给他的学生,就魂归大道了......而他传下的遗篇,则散失在后来的乱世当中。只剩下在地下陪伴先圣和述圣的残篇,在蒙元时期,被忽必烈所封的发丘达鲁花赤耶律铸,也就是耶律楚材的儿子在盗挖孔林时所得!而你们手中拿着的,就是孔子遗篇残篇的抄本......”

  “发丘达鲁花赤耶律铸?”陈奇瑜一愣,“耶律楚材的儿子还干过这事儿?”

  “当然干过!”朱由检点点头,“朕是蒙古大汗,如何会不知道此事?当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汗位时,山东李璮背蒙归宋,给忽必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忽必烈为了筹集军饷,就封了心腹耶律铸为发丘达鲁花赤......盗墓取宝,以筹军费。而耶律铸则盗掘了孔林,挖开了包括述圣公在内的许多孔子后人的坟墓,取宝无数,其中就有孔子遗篇的竹简。而这个遗篇,后来就在蒙古汗室中传承,最后跟着虎兔敦汗一起到了归化城,才被朕得到的。”

  得,忽必烈这下给朱由检抹黑成了倒斗大汗了!而且还无从抵赖。因为这是蒙古汗廷官方认证的,说你是,你就是!

  朱由检笑道:“这是大道的门径啊!为朕所得,正说明朕乃天命所归!四位先生以为如何?”

  这脸皮也真够厚,自己说自己天命所归......不过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四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手中的孔子遗篇,的确是大道之门。所以也没有人怀疑这部《孔子遗篇》是假造的......就连朱由检自己,也相信曲阜孔林地底下埋着陪葬的《孔子遗篇》。

  但他没有办法去挖啊!

  所以就只能编故事了,不过他也不怕人拆穿。因为《孔子遗篇》里面的道理都是真的,是大的,根本不可能造假!

  而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四人也信了朱由检的话。

  这是大道之门啊!

  就在他们四个人手中捧着!

  这意味着大儒的历史地位,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唾手可得了。

  因为只要用孔子遗篇里面的方法去寻自然之道,取得一点突破是比较容易的,这可比抱着四书五经钻牛角尖强太多了!

  而在自然之道时取得一点成就,那就是大儒啊!

  “陛下可以得到儒家的大道,自然是天命所归!”洪承畴摸着孔子遗篇的手都有点发抖了——激动啊!

  他已经看完孔子遗篇,虽然没有看懂,但他识货!知道手里捧着的东西,就是大道的一部分!

  “儒学已经多少年没有人可以窥见大道了......”卢象升眼泪都下来了,“此书一出,得窥大道者,将会层出不穷啊!”

  孙传庭也道:“陛下得此大道之书,实是天命之所在......此书一旦公布天下,天下的读书人可就有福了。”

  他的话说到这里,八道目光,就一起射向朱由检了——这个是先圣的遗篇,绝对不能埋没啊!

  朱由检笑道:“朕已经打算利用这次南征的机会,将孔子遗篇公开......这两年之所以没有将之公开,是因为朕想让孔先生仔细研究一下,确定并非伪造之后,再对外公布。而孔先生,就在琼华岛上专心研究《孔子遗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