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在重分的仅仅是所有权,租种土地的佃户还可以继续租种——这些佃户原本大多是军籍,现在一律换成民籍,不再是七卫军户。

  现在登莱七卫二十一所的均田正在进行,大批非军户占有的土地已经遭到没收!受害的可不仅仅是曲阜孔家这样的大鳄,还有许多登莱当地的地主。

  其中的一些人,就和高密才子张伯任一样,还考上了登莱恩科的文举,现在正在等待朱大太子的召见。

  因为登莱七卫二十一所正在进行的土地重分,正在等待召见的这批莱州高密才子,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们中有人已经失去了在灵山、鳌山两卫的土地,有些人则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在高密重演。

  如果高密的土地都要分配给战士,那他们这些读书人要怎么办?

  “宣高密县才子觐见!”

  一个浑厚的嗓音打断了在庭院中等待的高密才子们的思绪,一身玉色生员衫,头戴方巾,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的张伯任整了下衣衫,头一个迈步走向元帅府的大堂——他可是高密县排名第一的才子!

  这一次的登莱恩科文试有点古怪,考题只有一道不说,而且也没有进士和举人功名,而是发了个“才子”的名号。

  另外,在放榜的时候,采取了一县一榜的办法。

  每个县都有二三十人得中才子,其中还有一个榜首才子,都是该县数一数二的大户子弟,也不知道是怎么选出来的?

  而张伯任他们家就是高密县头一号的大地主,拥有数万亩土地,替他家种地的佃户超过一千家。

  “高密生员张伯任,恭请抚军太子金安!”

  进入大堂之后,张大才子依足了礼仪,向着高坐在上,穿着****常服的朱慈烺跪拜叩首,高声通报姓名。

  朱慈烺听到他的通名,突然“哦”了一声,然后就用一种赞许、欣赏的口吻道:“你就是张伯任啊!好好!文章写得不错,提出的办法也好,的确是可造之才啊!”

  啊?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吗?张大才子就是一愣,他都不觉得自己的那篇策问写得好。

  而且在当然考试结束后,他还把自己做的文章背诵给自家的举人爸爸听了,老头子听得直摇头,还说肯定落榜。而张伯任自己也觉得文章不好......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了!谁都考不好!

  可结果居然高中是高密头名......现在太子还一直说自己的文章写得好,不会是搞错了吧?

  “学生才疏学浅,文章平平,能够得中,实在是殿下错爱......”

  “不必如此谦虚,”朱慈烺笑着,“你的文章是好的,不过知易行难啊!要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

  其实朱慈烺根本不记得张伯任的文章了,他出的题目连马士英、路振飞都答不好,何况这帮乡下秀才?

  论持久战的道理哪里是他们能懂得的?

  而这场登莱恩科文举的结果其实和文章好坏没一点关系,而是和考生们的家产有关!

  在登莱两府的考生们报名后,朱慈烺就派锦衣卫去查明了各家的情况,家里地多人多的就高中,小门小户的就落榜。

  之所以会这样,也不是朱慈烺嫌贫爱富,而是他必须通过这场恩科考试,把登莱中有力的大户人家都组织起来,然后依靠他们大办团练!

  和军卫的情况不同,登莱三州十一县的土地大多是私有的民田。如果要行均田,那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而且民田牵涉太广,如果贸然均田,那就成了李自成第二,全天下的有产阶级就都是朱慈烺的敌人了。

  所以对登莱三州十一县的整顿,只能在不触及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

  在登莱七卫是收,三州十一县则是放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