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嗯咳一声,便自设一问道:“可是交税的事情要怎么商量呢?”

  怎么商量?

  几个王爷也觉得奇怪——这事儿还有商量的?要能商量,一准是收不到了。

  朱由检笑道:“是啊,这事儿还带商量的!

  而且朕还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将议税和征税分开来!由各省的巡抚掌议税之权,去同全省的宗室和缙绅所推举出来的议税官去商量出年度的征税额度,包括全省的额度和下面各府的额度。”

  “万岁爷,真的要商量着收税?”

  “这事儿能商量吗?谁也不肯多交税啊......除了我们!”

  “对对,我们是愿意多交税的!”

  几个王爷提出了异议,他们都觉得全天下只有他们是真爱大明的。

  别人都是爱大明的银子!

  朱由检点点头,“诸位说的不错......不过朕也有办法去解决。首先,议税之会是巡抚主持的!而巡抚则是朝廷派出的官员,代表的是天子......如果巡抚实在议不下来,那么朕就会亲自出面去议!

  其次,朕会将各省各府(州)纳税多寡同进士、举人的额度挂钩。纳税越多举人、进士的额度也就越多。

  如果某个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纳税......哪怕是遭了天灾,那么下一届的解试和大比,就没有该府学子的什么事儿了。

  第三,如果哪个省议税议得太少,那么朕就只能去那里要饭了!”

  皇帝要饭......士民遭殃啊!现在襄阳府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湖广,可没人再把朱由检要饭的事儿当个笑话来看了。

  朱由检放沉一些语气:“当然了,再怎么议,官绅一体纳粮及摊丁入亩是不能改变的,这是不议之题!”

  官绅一体纳粮及摊丁入亩其实是税负均摊的问题。

  明朝的税只要能均摊,就怎么都不算多了......总共10余亿亩土地,不过2600万的正税再加几百万辽饷,即便全部收齐也才3000多万。

  一亩不过取三升,怎么可能是重税?可一旦百分之**十的土地不纳税,那可就厉害了,纳税的土地所以负担的税收一下涨了几倍甚至是十倍,而且还有许多摊派和陋规也会压上去,小老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而朱由检不可能满足于一亩几升的税,所以就必须要执行官绅一体纳粮及摊丁入亩——这两项“善政”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多收税而不是少收税......真要为了少收税,是没有皇帝愿意推行的。皇帝又不脑残,还能憎恨金钱吗?

  朱由检又道:“而具体负责征收的,则是下面的知府和直隶州的知州......为了让这些知府、知州可以收得上足额的钱粮,同时还能维持地方上的安宁。

  朕还会放权给他们.....给他们一定的兵权,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征辟僚属,还允许他们保举吏员兵卒当官,还会授予他们王命旗牌。

  与此同时,巡抚和三司的权限都要相应缩减。三司的权责,要尽可能归入州府,以后巡抚和议税官议出来的税,就由知府去收,一文都不能少收,否则就唯知府是问!”

  朱由检的办法就是虚省实州(直隶州)府,以后巡抚的责任就小多了,而知府则会变成真正的大府,权力堪比唐朝的一些小节度使!

  这么干的好处,就是责任到人,而且非常清晰——完不成任务找知府,出了什么纰漏也是知府的锅,不必向上峰,向左右去推。

  而且知府要完成的任务看着也不是很难,应该可以圆满完成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