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第1771章 把根交出来!(2/2)

小说:抢救大明朝 作者:大罗罗 更新时间:2022-05-25 15:02:13
  

  “陛下,”被点了名的首辅黄立极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说话,“上一回清点军屯数额还是在万历年间,至今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了......”

  朱由检看见黄立极吞吞吐吐,就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万历年间的数额朕是记得的,在京锦衣等五十四卫、并后军都督府屯田见额(实际数额)五千五十二顷有余,北直隶各卫所屯田见额四万三千六百七十八顷有余......两者相加,也有四万八千七百余顷,也就是四百八十七万余亩!这个数目现在还能见着吗?”

  四百八十七万亩的见额,是张居正执政的万历前期整顿清理出来的数目。当时整理出来的全**屯田亩总额是六千多万亩,比起洪武年间的九千多万亩整整少了三分之一!

  而且洪武年间的军屯土地实实在在用来养兵的,以五十亩土地养一个屯军计算,九千多万亩差不多可以养两百万军户。以六个军户出一个兵上番计算,国家保持三十多万常备的班军没有一点压力。

  而万历年间的六千多万亩田只能用来收取屯粮和草料,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收取一斗多军粮,六千多万亩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石——当然了,这是张居正当政时才能收到的!

  那时候朝廷有钱,九边的军饷军粮也充沛,不仅可以养兵,而且还能大规模修筑城堡,整顿军备。

  万历年间三大征的基础,就是张居正帮着打下来的!

  朱由检缓缓道:“朕现在不问全国如何,只问北直隶、宣府、大同,还有在京各卫的屯田,而且也不问洪武、永乐年间如何,只问万历年间的数目......而且,朕也不求收回实土,只求一亩一斗二升的籽粒粮外加一点养马的干草。

  这是当年张居正都能做到的事情,朕自认为比张居正可凶多了,而且朕还是皇帝!所以张居正能办成的,朕也要办成......崇祯二年就得办成!”

  根据张居正留下来的数额,北京加北直隶加大同有七百六七十万亩。宣府当年的统计有四百多万亩,不过宣府镇在万历中后期至今收缩的比较厉害,所以许多屯田应该已经荒废了,只能慢慢恢复,但是一百多万亩肯定是有的。

  也就是说,朱由检准备在崇祯二年,在北京、北直隶、大同、宣府等处,整出至少900万亩可以收取籽粒粮的军屯。按照平均一亩收取一斗二升军屯粮计算,一年应收屯粮就是108万石!

  按照30石养一兵计算,36000额兵靠屯粮就能养起来了!

  而且这还是30石养一兵的高标准养起来的额兵!虽然不能和天子家丁相比,但只要对得起这30石的饷,也就能让鞑子喝一壶了。毕竟30石的粮食对一个步兵而言,真的不少了,这可是好几千斤啊!

  朱由检接着又说:“除了军屯,北直隶还有民田和官田,万历年间的见额是四千余万亩......是不是也该好好清点一下?而四千多万亩该交多少皇粮?军屯交一斗二,民田该多少?减半?还是三分之一?也该有个统一的税额,哪怕照着军屯的三分之一收取,也该有小200万石吧?这样光是北直、北京、宣府、大同的军屯,加上北直隶的民田、官田,就该能养10万额兵了!朕再打个折,就养8万额兵......不算燕云蓟辽四镇的兵,也不算帐前军,宣、大、昌、京四镇就养8万额兵如何?

  几千万亩土地就收300万石,养8万额兵......朕还算通情达理吧?诸卿以为如何?能不能办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