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晋看着朱由检依旧没什么反应,好像个没火气的泥人,真也有点急了,他还想借着和插汉部交战的机会,实行在辽西收缩的大计划呢!

  “陛下,”王在晋咬咬牙,又道,“臣建议立刻加强蓟州、宣府、大同等三镇防御。并且抽调一万辽镇铁骑进驻宣府,随时准备迎战虎兔敦汗所部。”

  什么?抽调一万辽镇铁骑去宣府?

  朱由检立马就反应过来。

  原来这个王在晋还是在打撤防宁锦的主意啊!

  辽镇账面上有十一二万大兵,实际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六万?而其中最能打的也就是辽镇各将帅的家丁,总数也就一万上下。

  如果把这一万最能打的家丁都调到宣府,那么辽东前沿就必须收缩防御。宁远也许还能布防,但是锦州、大凌河堡、小凌河堡、松山堡等处就有理由放弃了。

  若是能将辽西前沿后撤到宁远卫,那么明军布署在辽西方向上的兵力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实数有个三四万人就足够了。

  天启元年的宁远之战和天启七年的宁锦之战时,宁远城的守军不过就是一两万,照样击退了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的进攻......朱由检估计,已经在宁远吃了两次亏的东虏根本就不敢第三次攻打宁远。

  “王卿言之有理!”朱由检的脸色忽然就变了,刚才还平平淡淡的,现在已经是一脸的怒气,“朕虽年少,但也知道我朝素来不纳款、不和亲、不割地......朕也惧虎兔敦汗这个反复小人!

  如果他胆敢率兵寇边,朕就将派出帐前亲军和辽镇铁骑,予以猛击痛剿!”

  朱由检目光灼灼,看着众臣,一字一顿的说:“朝廷以往给插汉部、土默特部,还有内喀尔喀五部的市赏,最多时一年可达三十多万两。朕现在就从内帑中拿出相当于三年市赏的银子,总共100万两给辽镇、帐前两军的勇士放赏!只要能大破插汉部,朕就重重有赏!”

  王在晋听见这话,已经暗中在挑大拇哥了......这个君也不说是明是昏,但是一定是大大的奸诈!自己一提醒,就马上跟进布局,还拿出100万两内帑当饵,诱骗辽镇铁骑西行。

  虽然一百万两相比辽东一年四百几十万两的军费也不是大数,但是这笔银子是由皇帝直接发放,没有“中间商”的。而且还是一笔外财,所以辽镇的官兵肯定会动心。

  不过朝堂之上还是有明白人的,左都御史孙承宗马上就听出问题了,立即出班上奏:“陛下,臣以为抽调辽镇精兵入大同、宣府颇为不妥。”

  朱由检看着孙承宗,语气放沉:“孙先生是要朕当一个纳款和亲的昏君吗?”

  孙承宗连忙摇头:“非也,非也......虎兔敦汗狼子野心,且贪得无厌,纳款之事万万不可。但是撤辽东精兵则更加不可!辽西局势危急,十数万守军尤显不足,若调走万余精锐,关宁锦防线必难以保全,弃地收缩,将在所难免。

  而辽东寸尺之土,皆将士血战而来,怎可无故抛弃?而且东虏黄台吉野心更大,一定会趁着我军少许后退之际发起猛攻。若是辽西有失,则全盘败坏啊!”

  黄台吉才不会打宁远、打山海关呢!朱由检心说:他只会绕道入关,所以现在要加强的是宣府、蓟州、大同。

  最后还得对虎兔敦汗这个反复小人边打边拉,要让他知道厉害,还得让他保持一定的实力......所以雷霆一击还是有必要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孙承宗道:“孙先生放心,朕不会弃宁远,也不会让黄太吉夺取宁远......朕会让袁崇焕去宁远再任巡抚。有袁崇焕在,黄太吉怎敢再犯宁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抢救大明朝,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抢救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