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使命 第1707章 低头,也是策略(2/2)

小说:正义的使命 作者:旖旎小哥 更新时间:2023-12-27 01:42:20
  

  厉元朗感叹道:“这些话,也是我想告诉你的。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有时候,低头也是一种策略。”

  谈完这些,厉元朗话锋一转,提到郑海欣和郑立在国外生活的弊端。

  他之前有多个版本想法,总体上,在不伤害郑海欣郑立基础上,劝他们回国定居。

  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理由。

  白晴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和厉元朗一样。

  如今的厉元朗已经是副省级领导,自己儿子在国外,终归会成为话柄,别人攻击的靶子。

  郑海欣不同于金依梦,她有主见,有个性。

  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一跑了之的局面。

  想要找到她,会很难。

  白晴思考半天,说道:“郑海欣现在还不知道,我每天都掌握她的行踪。她虽在国外,却生活在我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能打草惊蛇,更不可硬来,需要从长计议。”

  “等我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们再商议。”

  厉元朗同意,有白晴这个贤内助,他才可以轻装上阵,做好分内事。

  襄北区委虽说处置了几名不作为的干部,但像凹坝村这种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子还有很多。

  如何让他们摆脱贫困,成为厉元朗一块心病。

  在和康建勇谈话时,厉元朗综合分析出几条原因,供康建勇和市政府参考。

  第一条,地理位置不优越。

  这些村屯都在群山之中,有的甚至住在山顶。

  由于开垦出来的竟是山地,产量低,一旦遇到洪水,就会造成颗粒无收的窘状。

  第二条,交通不便利。

  通往各村屯的竟是些砂石土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

  路况不好,导致车辆通行受阻。

  本地产品运不出去,外来东西运不进来,极大影响村民们的致富途经。

  第三条,村级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得过且过混日子现象。

  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选拔一批年轻人充实到乡村当中去。

  年轻人有活力,有思想,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家致富的门路。

  市委组织部要加强选调生的遴选工作,力争把优秀的大学生派到一线工作。

  至于前两条,康建勇发表了他的看法。

  他说:“按照扶贫要求,我们曾经做过一些异地安置行动,可收效并不好。”

  “不少村民故土难离,不习惯住进楼房里。是的,居民居住的楼房,家具家电等一应物品,都由政府承担,村民只需拎包入住即可。”

  “然而,村民仍旧有抵触情绪。主要体现在,他们住进楼房,距离自己的耕地远了,日常开销也比原来有所增加,在收入没变化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

  “如何解决这类村民的生计问题,才是解决这件事的钥匙。”

  “至于修路一事,倒是要修一条高速公路,贯穿一些村屯,可绝大部分村屯不在计划之内。我近期跑一跑省交通厅,把我们的修路计划报上去,争取到资金支持。”

  厉元朗点头,“康市长,交通厅那边能争取多少是多少,即使不够,我们市里也要想办法,尽量修好路,让村民早些摆脱贫困。”

  “另外,这次去凹坝村,我发现他们的住宅很有特色。全是木质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可以饲养家禽、牲畜,堆放农具的等杂物。上一层为居住层。”

  “这种木楼,既防潮,又可以通风,抵御蛇、虫、野兽等的侵害。”

  “我看,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参与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

  就在厉元朗和康建勇交流后的第三天,沸沸扬扬的宁平省委副书记人选,终于有了结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正义的使命,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正义的使命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