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16.陇右山南图(2/2)

小说:大唐官 作者:幸运的苏拉 更新时间:2024-04-18 08:08:14
  

  高岳笑起来,便伸手将吴的佩剑接过来,交到郭再贞的手里,并感谢说:“贾公赠图不说,又有将军赠剑,真是折煞岳了。”

  “应该的,应该的。”吴献甫笑着回答道,接着急忙退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障子后的山南兵也全都收起刀剑,各个屏声敛气。

  整个拜将坛立即回复了平静。

  这下贾耽也开心起来,随后和高岳把酒言欢,两人又论及了而今西陲的形势,更是找到共同语言,原来贾耽这些年也愤恨国土沦于西蕃之手,便发奋精研备御反攻之术,这时全都对高岳倾吐而出,直到喝得伶仃大醉为止。

  “交割的事宜......”高岳想起这事来。

  “唉!那都是胥吏的事,马上入府后我们再饮!”贾耽拍着高岳的肩膀,豪饮的兴致不减。

  次日,汉水上船只扬帆,载着贾耽和其幕府的文武僚佐,向着襄阳的方向进发。

  临行前,贾耽又拉住前来相送的高岳双手,嘱咐说:“宣润韩太冲的进奉船,不日即将自发送,转入汉水后,入我节镇的襄阳,届时我会让吴献甫派三千兵,护送其至上津堡。此堡位于商州以南,和均州交接,城垛不完,河流险恶,又有李希烈的淮西贼盘桓于四周,还请高少尹亦派兵至于此,接应进奉船。切记,如今进奉船上载着的可不单单是米,而是我唐的命,还请高少尹慎之又慎,切莫失职。”

  接着贾耽又说道:“汉水两岸直到襄阳处,又有山棚、**,虽不比淮南道、河南道猖獗,但也需提防。”

  这时高岳看到贾耽全副武装的大船,顿时就明白了。

  随后高岳也拜托贾耽:“随州刺史刘长卿乃岳微末时的挚友,如今孤守州城,于淮西贼的抄略下苦苦支撑,还请节帅至襄阳后,施以援手。”

  贾耽说完全没有问题,必不负小友你。

  送走贾耽后,高岳坐在南郑城的军府里,将贾耽送于他的《陇右山南图》展开,细心琢磨了又琢磨,随后便把刘德室、高固、蔡逢元、郭再贞等僚佐齐集起来,对他们说:

  “书中说道,小者为舟,大者为船,洋州、梁州多有竹木,可于兴元府内大造小舟、筏子,用于褒斜水当中,转输来自上津的米粮。”

  “那上津至我们兴元,是行陆路,还是水路?”高固询问说。

  高岳正为这事情发愁呢,他先没有回答高固的疑问,而是叹口气问刘德室说:“兴元府三州民户有几何?”

  刘德室手持卷宗,说三州户口加在一起,尚不及江淮、东南三个县的人口多,共计三万九千户,而江淮那边的舒州,虽为中下,也有三万三千户人家。

  “总比当时在泾原时的情势要好,随军的家眷(包括城傍蕃落)也有六七千户,兴元的根基还在于营田,马上不但军屯,也要民屯。至于上津道汉水的转输,我们要的不是舟,而是要船。”高岳的意思,虽然亟需载重量大的船,可现在咱们兴元府还不具备大量造船的条件。

  可要是自陆道运的话,损耗和危险却更大。

  随后他踱来踱去,想了想,又说“可否向宣润镇海军借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官,大唐官最新章节,大唐官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