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16.独目落眼泪(2/2)

小说:大唐官 作者:幸运的苏拉 更新时间:2024-04-18 08:08:14
  

  李诵也面露忧色,回答说:“予已让中官、御医至两仪殿,善养太上皇玉体,一日间须得六次回报于予,太师费心。”

  “陛下,两仪殿乃旧宫,多有颓圮破毁处,且地势卑下,冬季寒冷,夏季非涝即暑,且内里阴毒极多,并不利于养病。依臣的看法,不如待到太上皇玉体稍微缓和后,将其移至兴庆宫中为好。”

  李诵闭口不答。

  韦皋和杜佑互相使了下眼色,知道高岳这是顾及私情,但决意不附和高岳,由他去和皇帝争去。

  这时倒是浑瑊慨然发言:“陛下,内禅刚成,全天下莫不瞩目两宫间的仁孝礼仪,如将太上皇安置在两仪殿旧宫中,必会给陛下招致不孝的非议,如将太上皇安置于大明宫中,又会和陛下过分狎近,使得宫廷礼仪混乱,所以移到兴庆宫,未必不是件好选择。”然后浑瑊又说:“陛下南库如今空乏,所以请从国库左藏支出,及各行省中赞助钱财来,把兴庆宫修葺一新,能让太上皇在此安娱晚年,也能成全陛下仁孝的美名。”

  “陛下,臣愿送三万贯,资助兴庆宫的修葺。”高岳也顺势而进。

  这下韦皋和杜佑也不好意思装聋作哑,只能也说,臣等也愿资助。

  李诵点点头,也只好顺应,便说:“如无众卿提醒,朕几不悟也。”

  接下来,浑瑊又请求让各位元老,去两仪殿拜谒下太上皇。

  可这次李诵坚决推阻,说太上皇刚刚风痹,不欲见人。

  于是浑瑊只能叹息不语。

  同时,大明宫的政事堂,官僚文吏们正忙乎捆扎各色案牍,因按照新政的规划,“宰堂”此后要迁回到皇城南衙中,旧的政事堂地址中,而大明宫政事堂则每日留一名“载笔宰相”当直,负责和皇帝对接事务。

  庭院中,首相杜黄裳就对其他次相们说:“高太师昨日送信于我,称很担心太上皇在两仪殿内的玉体,希望国库能适当拨出钱来,修缮兴庆宫,供太上皇居住调养,你们觉得如何?”

  “去兴庆宫,那岂不循玄宗皇帝和肃宗皇帝的故事了?天下人难道没有非议。”韩洄担心此举,会让百姓重拾我唐“父慈子孝”的观感来。

  杜黄裳就说:“多花点钱,把兴庆宫修得堂皇清雅些,多送些器物,多安排些舞乐文娱去,谁会说新皇的不是?”

  对此,其他宰相也都点头,表示赞同。

  内禅内禅,只要太上皇和新皇间没纰漏,我们这些大臣毕竟是外人,还能置喙什么?

  只有陆贽心事重重的样子。

  随后杜黄裳开始另外个主要议题,“对宣武军的动作,我也和韦令、高宫师他们取得一致,马上便可授意董晋动手。”

  “如何迷惑宣武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成果?”郑絪发问。

  杜黄裳笑起来,对郑絪说,那就是文明当初出使南诏时雷厉风行的手段了,所以这个方案,就交给文明你来拟定,你拟定好,便和高太师细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官,大唐官最新章节,大唐官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