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去天竺吗?”一位老僧提议道。天竺乃是佛祖成佛的地方,众人都对天竺向往不已。

  “太远了。”栖元寺主持摇了摇头,“而且天竺具体在哪里,我们并不清楚,也不知道该如何去?”

  “那要怎么办?就这么束手待毙吗?”

  “不至于。南朝的皇帝没有任何灭佛的想法。”

  “现在没有,那以后呢?再换一个皇帝呢?北朝那边不也是一直好好的,北魏的几个皇帝都是信佛的,哪里知道换成了北周的皇帝,却要灭佛了。”

  “所以,我们必须留个后手,找一个可以做后路的地方。”

  “可这样的地方到哪里去找?”

  “那个,我想到一个地方。”一个非常年轻的声音在众多中老年的声音中响起。

  众人立刻停住讨论,齐刷刷地看向说话的人。那是个少年和尚,站在清源寺主持的身后,据说是他的大徒弟,从婴儿起就入了佛门,是最根正苗红的佛门弟子了。据说这孩子是个福星,清源寺因为有了他而逐渐兴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是这孩子伴着他师傅,将北朝的僧人们带回了南朝。如果没有这孩子和他的师兄弟,北朝的僧人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至少,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活不下去吧?

  “圆安啊,是什么地方?给我们大家说说。”栖元寺方丈语气和蔼地说道。

  “这个地方在海外。”圆安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地图,让圆清和圆观将地图高高挂起来,指着地图中的华夏道,“我们生活在这片大陆,这是海,在海的对面,有一处非常巨大的岛屿,上面拥有一个国家,叫做扶桑国。《汉书》上有记载,称这个国家为倭国。”

  “倭国很崇尚中原文化,我们可以去倭国传扬佛法,倭国肯定会欢迎我们的。”圆安继续道,“我们可以将倭国发展成为我们的退路。”

  “倭国啊,我听说过这个国家。”栖元寺主持道,“据说倭国的人是徐福去海外寻仙时所带的五百个童男童女的后代。”

  “我也听说过。”石窟寺的方丈道,“只是那里的人跟我们说的话不一样吧?他们能听懂我们说什么吗?听不懂的话,如何传扬佛法?”

  圆安道:“我和圆观师弟曾经遇到过因海难流落到中原的倭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倭国的语言。我和圆观师弟可以教授众位师叔伯以及师兄弟倭国语言,众位只要想学,我和圆观师弟必不会藏私。”

  众僧人听得心动了。大海那边的国家。中原皇帝管不到的国家,应该会很安全吧?

  “可是倭国在大海的另一边,我们要如何去呢?”这是所有人的顾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最新章节,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