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第九十一章:开科纳士(2/2)

小说:唐朝最佳闲王 作者:末日游侠 更新时间:2022-06-01 21:41:28
  

  “这……”韩方愕然一愣,神情略显慌张的被人带离了大殿。

  尉迟敬德满脸的茫然,前面那些可以说是徒有虚表,但这韩方却是有真正的技术,这样的人才即便不收,起码也应该想办法将其手中的技术买过来,五十贯不行便一百贯,对大唐而言,拥有这样的技术,出多少钱都是能接受的,哪怕是请奏皇上,封他个勋位也是可以的。

  “殿下可知这一成的产量,对整个大唐而言寓意着什么?”尉迟敬德看着李元吉,问道。

  史官同样一脸的茫然,想要得到这个答案。

  “科学院的原则是在精而不在多,宁缺毋滥,收买韩方的技术,其实就是给真正的人才学习参考用的,让他们从这些现有的技术中找到规律,从而加以改进,推出更先进的技术。他固有技术,可却是活在祖辈的蒙荫之下,用于守成尚可,可用于开拓却远远不够,本王要的,是能让大唐永不饥饿的人才,而不是这种稍有些技术,便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蠢货。”李元吉坦然的告诉了他们答案。

  科学院的选拔方式看似草率,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这个重士的年代,各行各业几乎都被称作贱,虽说士农工商,可实际上农民的地位并不高,识字的,没人会去加入这些贱业。

  正是因为这种陈旧的思想禁锢,导致了华夏文明的没落,士可以治理好国家,但士却只能守成,而不能开拓,没有其他行业的辅佐,士也只能是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之中。

  尉迟敬德沉默了下来,他在想着要不要偷偷的去找韩方,想办法搞到他手中的技术。

  史官则是埋头奋笔疾书,将李元吉的话原封不动的记载了下来,虽然他也不信。

  继续面试了十余个人才,偶有亮眼的表现,但依旧是没有能够达到李元吉的满意。

  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李元吉先后拒绝了近三十人,却对一看这没有明显亮点的木工起了兴趣,并命人将其带至一座屋中,备齐所有工具,让其制作一只车轮出来。

  “小民袁让,苏州人,此入京访友,恰闻殿下开科纳士,巧于心中正有想法,便前来报名一试。”彬彬有礼的袁让说话十分得体,仅仅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也让人能够感觉到他身上的文艺气息。

  袁让是今天第一个出现的‘文人’,跟之前的土包子相比,袁让的确算是文人。

  “说来听听?”面试了整整一个下午,面对着一堆不符合预期的面试者,李元吉的情绪也是有些失落,态度更是大不如前。

  “想法有二,小民在苏州时见百姓耕作劳苦,其使用的木梨异常难用,往往需要两头牛才能勉强拉动,便想将其改动一番,但小民没有材料与财力,恰巧有一好友在将作监当值,于是便来了京城,欲请起帮忙打造一副铁制梨刀,不过小民好友却并未应允,这是其一。

  苏州多水,水车常见于河边,但多为早期留下的,小民数番观察,也觉得有改进的空间,将其支撑部更换为光滑耐磨部件,应可大为节省人力,但同样无财无料,难以实现。”

  两个想法,让李元吉眼前猛然一亮,虽然这两个想法很保守,跟自己的想法也同样差距太大,但至少这家伙是第一个提出这种设定的,而每一件事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每一次的改进,都要先提出这个想法,倘若连个想法都没有,又如何去进行改进?

  而当几个想法,十个想法汇聚一起的时候,那个时候面前的物件,必将是划时代的作品。

  “物料,人财,皆由本王提供,一月之内若能拿出此二物件,本王便纳你为从九品下大唐科学院院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最佳闲王,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唐朝最佳闲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