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第四九二章:辞呈(2/2)

小说:唐朝最佳闲王 作者:末日游侠 更新时间:2022-06-01 21:41:28
  

  “臣参见陛下……”张公瑾很快便来到了大殿,朝着李元吉稽首作礼。

  李元吉微微皱着眉头,比起上一次的相见,张公瑾的体型消瘦了不少,而且身上也有种怪怪的感觉,而且脸色也并不怎么好。

  “卿为何要递交这份辞呈?可是觉得朕愧对于卿?”李元吉当即问道。

  “能在陛下治下为官,此乃臣此生最大的幸事,只是臣觉得身体欠恙,故想辞官回乡静养。”李元吉的话张公瑾已经明白了,他压根就没看自己的辞呈,而这幅态度不论是装出来的,还是真心实意的,至少表面上自己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

  同样的,这也证明了他们的猜测,皇帝的心机越来越深了,这是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坏事,谁也无法去评判这件事情的对与错。

  辞官是肯定要辞官的,具体的原因张公瑾自己心里最清楚,但他还是想再为其他老兄弟们做最后一件事,通过这件事情,让他们去做下最后的决定。

  身体欠恙?

  李元吉忽然明白了自己之前觉得张公瑾身体上那种怪怪的感觉是什么东西了。

  “诏御医!”李元吉直接吩咐道。

  这次可不是装的,张公瑾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担任代州都督的时候就将代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到了襄州也更是让襄州的状况好了一大截,而且在工业化方面,也更是大唐发现的最好的州府之一,加上那边河流密集,张公瑾还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套襄州的发展策略,连马周都要经常去翻看那份策略,借鉴其的发展经验。

  而这次的换届,李元吉已经决定了要将张公瑾调回长安的。

  而这次的回朝述职,其实就是沟通一下的,同时对襄州的事情做好安排,在换届之前,尽可能的要让下一任可以完胜都督这个职位,确保在张公瑾离开之后,襄州的事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至于另外一人,李元吉则是在段纶与镇州都督独孤彦云二人之间犹豫不决。

  历史上时任幽州都督的独孤彦云死于与突厥的对峙之中,但因为李元吉率兵灭了突厥,所以历史上的对峙也就不存在了,独孤彦云也因此活了下来。

  而在后来,在马周回朝后的第二年,将独孤彦云调任镇州都督。

  可以说,在李元吉的计划中,这三个人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人物之一,而现在内阁成员中会有一些人退出,但这个人数不多,两三个人即可,而在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的换届中,这批人才会完全退下去。

  而那个时候,经过了十年十五年的培养,新生代的力量也就勉强可以接上来了,断层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了。

  但是现在,意外情况却出现了,而这也意味着,他的计划将会彻底的被打乱,由不得他不紧张。

  侧殿就有两名当值的御医正在静候着,听到李元吉的召唤之后,便立即冲了过来,得到了允许,两人便找了张椅子让张公瑾坐下,仔仔细细的为期号脉诊断,望闻问三个步骤进行的很详细,很彻底。

  要知道,张公瑾现如今才刚刚四十三岁,年轻的不像样。

  当然,历史上张公瑾早在三十九岁的时候便英年早逝了,这一点李元吉却并不知道,历史可以改变,难道人的寿命也能改变吗?

  答案是,是的,可以改变,但只能改变其中的一部分。

  诊断并不难,两个御医又低声的商议了下各自的看法,很快便给出了统一的答案。

  “陛下,张都督症状与翼国公有些相似,而五脏六腑也很虚弱,当是久积成痨!”

  “与翼国公比较相似?五脏六腑很虚弱?”李元吉眉头紧皱,低声的嘟囔着,脑中却在快速的换算着,将御医的话换算成后世的用词。

  秦琼是因为打仗的时候受伤过多,也就是失血过多,没有得到充分的休养就继续上战场,然后一直重复着,所以落下了病根,当不再打仗的时候,年纪大了些以后,这病也就出来了。

  张公瑾同样是战将出身,受伤这事也同样是家常便饭,也就是说,失血过多之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没有等体内丢掉的血液补充上来就上了战场,而战后又奔走各地,操劳军政两务,所以久积成痨。

  五脏六腑的虚弱,也就是说各个器官的性能已经大不如前,这可不是个好征兆。

  “能治吗?”李元吉看向御医。

  而两个御医却摇了摇头,表示道:“这种病只能静养,通过药物和食补的方式缓慢补充。”

  这种方法也是秦琼正在用的方法,只是效果却并不是很明显,当然,具体的情况因人而异,有的人这种方法不行,有的人就可以。

  失血过多怎么办?当然是输血啊?

  ‘啪~~~’李元吉猛的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懊恼道:“朕怎么没想到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最佳闲王,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唐朝最佳闲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