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嘴上都没有说,可心里却都认为这是破坏稳定的一个决定,是拖延大唐进入盛世时间的一个决定。

  历史上唐朝用了多久才恢复到隋朝鼎盛时期的水平?

  答案是一百多年!

  历史上唐朝用了多久的时间才超越了隋朝盛世的水平?

  答案是一辈子也没有做到!

  这些大臣们并不知道这些,可是李元吉却知道,甚至可以说,这是现代制度的一种上限。

  而历史上的唐朝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去改变的话,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新的高度,顶多只能保持持平的状态。

  魏徵的劝谏可以看做是他自己的意见,也可以看作是大多数官员的意见。

  李元吉心中微微的有些失望,可又无法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那种高瞻远瞩的目光的,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者的话,自己或许还不如他们。

  能将一个满是痤疮的王朝,用一百多年的时间恢复到前隋鼎盛时期的水平,这已经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的。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李元吉越来越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意境,自己的思想领先了这些人上千年的时间,虽然双方都在尽可能的去磨合,可始终存在着那么一些隔阂。

  犹如是一道鸿沟,无数道代沟一样。

  李元吉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自己指引的方向,都是朝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走的。

  自己这么做,会提早的让大唐,让汉民族进入现代化社会。

  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没有人知道这些。

  这让李元吉有种孤独的感觉,又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事实上,历史上的宋代末年,社会就已经在朝着工业化的雏形去发展了,只可惜元朝的入侵,宋朝的覆灭,将这股萌芽给彻底的粉碎了。

  随着明清两朝的统治,特别是清朝,这才直接导致了中华大地的落后,失败。

  “卿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知?难道在卿看来,朕是那种会做出毁了之前努力的人吗?”李元吉有些失望的反问着,失望不是因为他们跟不上自己的思想,也不是因为他们站出来发飙不同的意见,而是到了现在,可以说工业化的雏形已经出现的时候,却还是没有人真正的意识到,他们的思想该转变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让清朝的皇帝去当新时代的主席,一手大好的牌面,却因为思想的问题而被打成一手烂牌。

  “该做出反思的,是你们!”李元吉毫不留情的指着魏徵说道。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继续忍下去了,否则的话,这个代沟只会越来越深,再往后的话,双方间的分歧就会越来越大。

  虽然他们是臣,自己是君,就算是有意见,他们也不敢过于夸张的提出来。

  可君臣思想不统一,这终究是个大麻烦。

  这也是李元吉为什么会大力提拔年轻人的原因,除了他们没有那些官员们身上的气息以外,没有很深的背景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年轻,接受能力更强一些,将来等他们适应了现在,走上了高位,可以与自己无缝对接,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

  收学生这事只是个小小的导火索,同样也是引起李元吉愤怒的一个诱因,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李元吉对这些大臣们的思想老旧的不满。

  魏徵愕然一愣,显然没有料到皇上会这么说,心中甚至微微的有些气愤,觉得李元吉这是有了成就,就开始看大臣们不顺眼了。

  可顺不顺眼,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又能做点什么?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就这么干瞪着眼睛。

  “你们还在以老旧的思想去按部就班的做事,你们只看到了这几年来大唐的发展,却没有看到他的诱因,他的潜力,更没有对他的未来有过任何的准备,哪怕只是一些虚无的、不靠谱的幻想,你们也都没有。

  你们还在以农业社会的思想去应付差事,你们根本就没有将工业社会放在眼里过,你们还是觉得种地才是根本,可却从未想过,工业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十分之一的人,去养活十分之九的人,而十分之九的人,却可以去改变更多。

  你们从未想过,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从洛州来到长安,也没有意识到,这是工业化带来的好处。

  你们依旧再用陈旧的思想去面对现在的发展,再不反思改变的话,早晚有一天,便是朕不淘汰掉你们,这个时代也会将你们一一淘汰掉。

  你们觉得朕收下的这十九个学生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权力?错了,错的太过离谱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最佳闲王,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唐朝最佳闲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