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拿下了吐蕃,吐谷浑也自然要彻底完蛋,整个西、南两地,也只剩下了一个西突厥,可西突厥的实力并不强,很难成为我们的对手,只是希望,这次之后能够休养生息个几年吧!”高甄生由感而发道。

  不用说也知道苏定方所说的最后一个敌人是谁了,这个几乎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敌人。

  高句丽。

  这个国家并不强大,甚至很弱小,但却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硬生生的扛下了隋朝的三次东征,甚至,隋朝最终的灭亡,也都跟高句丽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次的东征使隋朝的国力消耗了太多太多,最终才引起整个隋朝的反感,强大的隋朝,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瞬间崩塌。

  所以,唐朝讨伐高句丽,所有人都不认为会不会发生,只是先前他们并不觉得会有这么快。

  只是现在,随着唐朝军力的提升,经济的复苏,加上连战连捷,若是能攻破吐蕃这样的对手,那么攻下高句丽还有什么难题?

  “诸位,不管这次诸位负责的任务是什么?能不能上前线杀敌立功,所有人,咱们这十七万将士们,平分此功!”苏定方最终说道,虽然会引起前线将士的不满,可若是不这么做,留在后方的将士会更加的不满。

  不过,除了这个办法,苏定方还有一个办法:“另外,张将军这边做好轮换准备,若是前线打的苦,本帅会挑一些人回来轮换。”

  轮换制,灵感来源于将军们的轮换制度,这样大家也都没有怨言,谁都有上前线的机会,至于时间,多一些少一些又有何妨?

  ……

  随后的十天之内,吐谷浑境内的唐军更是频繁的调动着,有时候一日就能来回反复个好几遍。

  直到最后,这才逐渐的稳定了下来。

  而有心人则是发现了一个惊喜,唐军竟然在收缩,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前提下,竟然进行了收缩。

  每部的兵力虽然增加了,可游荡在外的千人小队却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军营,若是从天空往下看,这一座座军营更是连成了一道直线,而在直线的另一端,则聚集着一支更加庞大的军队。

  张亮本部,侯君集本部,李道彦本部,加上苏定方划拨出来的一万人,整整七万人归于张亮统辖。

  因为接管了押运任务,所以这些兵力则是节约了出来,五万兵力以三千人为一营,每营相隔五十里,十二个军营遍布在一道长六百里的走廊上,而每隔一百五十里,则增设一个营,即三千,三千,六千,三千,三千,六千,这样的布阵方式排列着。

  这样足以保证任何一个点出现问题之后,其他地方都能迅速的支援。

  而张亮则是坐镇中军,亲自统筹全局。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苏定方可以带着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军队南下进入吐蕃境内,这可比之前想象的多了多,即便是没有什么支援,只要后勤保障可以跟上,这十万人灭掉吐蕃也并不难。

  第十五日后。

  部队调动过后经过了几天的休整重组补充,如今的部队,再一次焕发了新生,隔的远远的,便能让人察觉到一股强大的战意。

  当然,也没人能察觉到这股战意。

  因为这里是无人区。

  是的,在吐谷浑,在吐蕃,到处都是无人区,不是不适合生存,而是实在没有那么多的人,久而久之,一些地方只能荒废掉,成为许多野兽的家园。

  可在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这些让人闻之胆颤的野兽们,却又显的不堪一击,弱小的很是可怜。

  苏定方学习了李靖的模式,抛弃了那些大型的马车,将那些缴获而来的战马驮马牛之类的,统统用来运输物资。

  一部分军队自用,一部分则留给后勤辎重。

  就在他们脚踩的这块地方,之后会成为一座巨大的粮仓,所有的补给装备,会源源不断的被运输到这里,然后再由那支两万人规模的主力辎重队押送至前线。

  至此,苏定方已经彻底的解决了后患,终于可以腾开双手,狠狠的去收拾那个敢在暗中给自己下绊子的吐蕃人,还有那些神秘的汉人。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但这并不妨碍自己的怒火,胆敢与大唐为敌的,都将会被勇猛无敌的唐军给撕碎,狠狠的,撕的粉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最佳闲王,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唐朝最佳闲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