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外事(1/2)

小说:英雌 作者:江淘 更新时间:2024-05-18 13:03:36
  x,最快更新英雌最新章节!

  转眼三年过去,又是一个花开时节。

  棂窗外,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莺歌蝶舞,春风缓吹,芬芳扑鼻。

  烂漫春色令人迷醉,可李曜此刻正埋首于案牍之间,根本无暇欣赏。

  不知不觉,李曜已在这个时空生活了将近九个年头。

  在无数机缘巧合之下,她这一世的人生轨迹早已偏离了自己最初的设想,从一个低调蛰伏的宗圣观女冠变成了名震寰宇的大唐护国公主。

  东突厥的灭亡使大唐迎来了久违的发展契机,正如此刻九重宫阙上方的一轮朝阳,华夏文明在经历隋末唐初的短暂黑暗之后,再次光芒万丈,照耀四海八荒。

  武德十二年六月,突利可汗率数万帐向幽州都督刘世让投降,唐朝在他原来的领地设置顺州,并归营州都督府侨治,大唐版图由此再向碛北扩地千里。薛延陀、回纥、契丹、奚、霫等部遣使入朝,一起上书请求大唐皇帝为“天可汗”,此后唐朝颁给游牧诸部的玺书里,皆署“天可汗”之名。

  十月,南蛮东谢部酋长谢元深、南谢部酋长谢强、牂牁部酋长谢能羽等举众附唐。

  未及半旬,乌罗护部吐屯及南室韦塞曷支、和介、移塞没等部余莫弗瞒咄共同遣使入贡。

  无独有偶,几乎同一时间,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党项部落因不满吐谷浑王的严苛统治,相继遣使来降。李渊授诸部酋长为刺史,以其部落分设羁縻州府。

  随后,林邑、东女国、婆利、新罗等番邦使节又旋踵而至,向皇帝进献夜明珠、方物、昆仑奴和美女……

  大唐“万国来朝”之气象可谓已经初显端倪,李渊为此大为感慨,决定效仿梁元帝,敕令身兼书画待诏的主爵郎中阎立本作《四夷朝会图》,绘下诸番朝贡使团形象以传示后人。

  武德十三年三月,西域伊吾国因春旱严重而发生了大饥荒。李渊听从李曜建议,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借机吸纳伊吾人口,李大亮在边境放粮赈灾,一时间聚众投唐者蜂拥而至。

  粟特胡商出身的伊吾“戍主”石万年见统治根基已分崩离析,奉七城向李大亮请降,前隋伊吾郡时隔二十年终于得以重归华夏。

  灾后,唐朝在伊吾新城设伊州都督府,任命右监门卫将军谢叔方为伊州都督,屯戍莫贺延碛外围,西域诸国无不为之震动。

  是岁年末,高昌国主麴文泰偕王妃宇文氏、大臣厌怛纥干入朝面圣,焉耆、疏勒、于阗、龟兹等国得知麴文泰在唐都大受礼遇,也纷纷遣使向大唐上贡称臣,自此唐朝正式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西域。

  武德十四年,原东突厥拓设阿史那社尔趁着西突厥肆叶护可汗与杀父仇人莫贺咄正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出兵袭占西突厥近半领地,得兵马逾十余万众,设牙帐于浮图城,自号“都布可汗”。

  没过多久,雄心爆棚的阿史那社尔又打着报仇的名义,亲率大军攻击薛延陀,结果被老对手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打得连连败退。

  面对穷追猛打的薛延陀人以及乘机前来收复故地的肆叶护可汗,阿史那社尔忍痛丢弃还未捂热的地盘,率领残部躲入国主尚在长安作客的高昌去舔舐伤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英雌,英雌最新章节,英雌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