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大军团指挥这种东西,穿的骚一些,整的能让我方将校士卒一眼看清位置是很有意义的,最起码这样动起来,更能调动麾下将校士卒的士气,冲起来之后,士卒看到将校带头,他们也会更为悍勇。

  可反过来讲,穿的这么骚,很容易被人集火打死,就算大军团指挥本身就会聚拢士卒的信念,形成一种保护,但敢这么穿,没点实力,活不过三场。

  整个三大帝国,在战场上敢这么穿的,屈指可数,而这屈指可数的人之中,也就只有关羽是真正的大军团指挥,至于张任能勉强算得上指挥,好吧,常态张任也算不上,只有闪金能算,其他的大军团指挥,基本不会在战场上穿的吸睛。

  不提容易被打死这点,这么穿的好处在于大纛这种对于正常大军团指挥、正常大军有绝对意义的玩意儿,对于这种大军团指挥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么穿的大军团指挥,只要自己没翻船,士气基本都会很强,闪金张任到后面甚至不树立大纛了,金光一闪,全军士气拉满,战就是了。….

  从某种角度讲,这种大军团指挥代替了大纛的全部职能,永不陷落的大纛对于士气是一种绝对的加成,而且先天性会聚拢士卒。

  换句简单的描述就是,追随过人巅张任干碎过敌人的士卒,在金光贯穿天穹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没什么多余的思维,这就是骚包大军团指挥的意义。

  至于正常版本的军团统帅,只会在偶尔穿的骚一些,大多数时候都会很谨慎的,比方说佩伦尼斯,绝对有把握的时候,就穿骚一些,当对手老强,战争有危险的时候,佩伦尼斯就跟小兵一样,拿旗帜指挥……

  皇甫嵩则更谨慎了,基本没在战场上暴露出来过,大多数时候穿的和周围士卒一模一样,这种谨慎也传递给大多数的汉军将校,比方说于禁。

  实际上于禁的指挥能力受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这种思路,和关羽指挥军团时靠自身的气魄,以及自身那被士卒看一眼就能锁定的形象不同,于禁的指挥就是纯粹的战局分析,指挥信息传递等等。

  这是于禁被卡在只能指挥几个军团这个水平的直接原因――纯粹的靠预判,靠调度,从最上层将指令下发到底层士卒,非常纯正的运转步骤,但费时费力。

  旗帜是非常好的传递消息的方式,但旗帜的传递效率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于禁出于安全考虑,基本没用过旗帜,他就是靠最正统的军令传递的方式去指挥。

  这种指挥无论如何优化,除非你能完全预读对方的调度,就这么一层层的传递过去,总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效率会进一步的降低。于禁从未堪破这一点,他一直使用的就是这种安全有效的调度方式,直到这一次没有了选择,才举起了旗帜,用旗帜去指挥大军,甚至不在乎暴露自身的位置,以最快捷的方式将自己正确的命令传递给其他的士卒。

  在大军团指挥这条路上,于禁缺的并不是什么战局判断,也不是什么战术裁定,也不是什么正确的指挥,他缺的就只有一条,就是效率。

  正确的命令按时抵达在正确的位置就是胜利,于禁在大多数时候能找到正确的位置,也能判断出来正确的命令,也不缺裁定的觉悟,但他在指挥超越六个军团的时候,总是不能按时的在混乱的战场上将自己的军令下放到合适的位置,他缺的就是效率。

  原本,于禁认为自己除非点出战场预判,逆势预读敌方战线等等能力,否则自己这一辈子就到这个程度了,因为在他看来他已经尽可能的优化了自己的指挥方式,但依旧差得远。

  可当于禁举起旗帜,获得响应,整个前军的残部、中军前沿骨干在无法接收到更高层级指挥的情况下,都选择了听从他的指挥,并且有效进行了应对之后,于禁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走入了死胡同,钻入了牛角尖。….

  并不需要什么预判,也不需要什么预读敌方战术的能力,只需要在敌方战术转变的时候,自己应对的位置也能跟上这种转变就可以了。

  能跟上吗?能!

  钻死胡同磨炼出来的正确战术运用能力,以及总战局分析能力,在这一刻展现出来的应有的价值――我知道应对的方案,他们不知道,告诉他们,让他们执行就可以了。

  这便是于禁的前线战线摇摇欲坠,但却逐步站稳的关键,奥丁很强,但人类联军也不弱,皇甫嵩调配出来的战线架构,天赋组成,在优势地形下,完全碾压了奥丁神卫,以至于于禁哪怕在指挥层面和奥丁有一定的差别,也能依托地形和优势天赋架构拖住奥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话版三国,神话版三国最新章节,神话版三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