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人说方向顶屁用,中国在秦朝的时候就点

  出了燃气涡轮的技术方向,不也等了两千年才点出来成品。

  提这个更多是说,钱够多,人力资源足够,疯狂的砸,在两千年前人类其实就能点出来这东西。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真正钱够多,人力资源足够的时候已经到十七世纪了,英国在世界上疯狂的收割了两百年,才攒够了前置资源,没错,在第一个工业化没出现的时候,点工业化很难很难,难到绝望。

  等第一个工业化出现之后,有了工业的自主扩散,难度就猛地降低了,所有的技术成本,所有的试错成本都已经掏过了,只需要继续沿着原有的技术方向往前走就是了。

  然而汉室现在面对的情况就是十八世纪之前英国面对的情况,想要搞工业化,那就必须要攒钱,攒脱产人口。

  钱这个就不说了,不同于英国面对的情况,全世界加起来被汉室这种体量剥削两百年,也攒不够试错的资本。

  所以现实点,只能走第二条,要么直接攒出来百分之二十的脱产人口,强行进工业化,要么一边拉高脱产人口,一边进行教育普及,等教育反补技术,形成循环,靠时间将技术攒够进入整体工业化。

  可不管哪个,恒河流域的农业产出都是异常重要的基础,没这个脱产人口的上限已经近在眼前了。

  没办法工业化的情况下,只能使用各种初级的农业机械,农业产品的产出上限就是地力的上限,而汉室的地力就这么高,一年一茬,单位面积的上限锁死,陈曦做到极致也是螺狮壳里做道场,没意义。

  反倒是恒河流域的三熟极大的提高了产出上限,让陈曦有进一步拉高极限的可能,这也是陈曦之前前往恒河进行调研的原因。

  毕竟光靠汉室这地方的农业产出积累财富,想要点工业化,哪怕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都太慢了。

  整个中原,想要在工业化上整个先发,恐怕只有大明的时候有可能,可那个时候与其说是大明给力,还不如说是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大英剥削世界的财富有一半都流入了大明。

  可以说,那种流入要是能再持续个两百年,大明恐怕比英国稍晚一些也就进入工业化了,不过一个两亿人工业化的先发国家,那可比一个只有六百万人工业化的先发国家给可怕多了。

  问题在于上述这个前置条件有多离谱?明朝几乎是持续性的吃进了世界50%以上的白银产出,而吃了两百年没攒够工业化启动资本,说实话,这些钱给欧洲,足够欧洲集体工业化了,体量这种东西确实是有好处,但太大了,变革需要的资源太离谱了。

  按照大英剥削世界两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才勉强足够开启工业化,明朝的体量需要剥削世界五百年,每年吃掉世界一半以上的产出,才够工业化的入门券。

  可明朝的人口才占了世界五分之一,汉室现在人口都快占了世界三分之一了,陈曦已经彻底绝了剥削世界供养汉室进入工业化这个想法了,按照当前的情况,走英国老路,起码需要十个罗马被汉室剥削剥削一两百年才行,这太扯淡了,所以只能走第二条路。

  否则就跟目前这种造了一台蒸汽机,但用途非常狭窄,属于可代替的产品,无有推广的意义。

  诚然有陈曦在,能认识到这东西的价值,但如果没办法将之变成必需品,没办法让其他人也使用,那不过是陈曦的玩具罢了,等陈曦走后,那不过是束之高阁的残片罢了。

  这也是陈曦为什么不强行推广某些技术的原因,就跟美帝的大农业很好,可中国能用上的地方有多少?是不知道好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话版三国,神话版三国最新章节,神话版三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