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目前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一块更少人耕作,更多产出的地方对于汉室来说非常重要,毕竟靠人口自然增长短时间自然是没救了,所以还是深入挖掘可释放的人口比较现实。

  相比于才生下的小孩子,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培育,这些被释放出来能种田的青壮,才是最佳的人口。

  故而这片地方对于陈曦而言是势在必得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关乎未来,还关乎着接下来的发展,毕竟第二个五年计划已经出现了一些漏洞,那么后续的五年计划要继续推动,不提前做一些安排陈曦实在是有些心不踏实,哪怕之前也有预案。

  可相比于预案,这边重塑恒河,加大粮食产出,拉高脱产人口,使得更多人进入作坊,产业等等更适合接下来的发展。

  这也是陈曦一定要亲自来这边的原因,不来这边一趟,不实地查证,其实很多东西就算陈曦有数,也难免在施展的时候有所欠缺,而亲自来一趟,很多事情,对于陈曦而言基本算是心里有数了。

  实际上,陈曦很清楚,目前真要走这条路,最正确的方式其实是腾笼换鸟,移民实边,将恒河中下游近千万的人口转移拆分,然后从中原迁移百姓进行移民实边,这样是最快利用这片土地,完成脱产的方式,只可惜,这种想法在陈曦的脑子之中只转了一圈,就丢掉了。

  且不说南贵这边近千万未经兵役训练的人口转移拆分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力,光说是迁移到什么地方,怎么安置都是一个大问题。

  之后移民实边更是大问题,哪怕这片地方在未来已经确定是要由长安进行直隶,可移民实边也不是那么好执行的,都不提怎么迁移的问题,光问一句从哪里找那么多愿意迁移的百姓就是一个大问题。

  随着前年的那一场大雪,陈曦给的安置条件已经彻底的深入了人心,百姓已经清楚的认识住在这边安置的宅院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迁徙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时候这么干的话,陈曦的对手其实是自己,他是尽善尽美的设计集村并寨之后的宅院,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人民幸福度和安居水平大幅上升,早已不是几年前住茅屋时,陈曦帝制铁拳强迁之后,百姓住两年自己认识到政府其实是真的为自己好的情况了。

  现在陈曦要是强迁,那必然会有民怨。

  实际上之前强迁的时候也有民怨,前年大雪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没有户籍的山里人,实际上有很多就是因为陈曦强迁,然后不信任政府逃到山区不出来的百姓。

  只不过因为对比的实在是太过明显,而且政府也确实是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不是自说自话,所以民怨很快就平息下来,毕竟一层半的砖房无论如何都胜过茅草屋。

  再加上分田修路,修通水网,铺设管道等等,百姓就算是短视,也能分出好坏,就跟当初在交州,刘备被那些前来告刁状的愚昧族老气的人都快炸了,可这些族老表现出来的拥护又是发自内心。

  很明显,人心这种东西,其实都是有杆秤的。

  所以陈曦很清楚,这个时候他要发动迁徙,肯定有人自愿参加,但绝对没有五百万,可强迁,对手就是过去的自己了。

  ------题外话------

  写错了,南贵天然脱产人口其实是6%,算了,之前多出来的1%算是给北贵的岁币吧,说个题外话,点娘昨天开始给本书正式防盗之后,二十四小时追订9000 了,太离谱了,按照这个节奏,我这快1700W字的,最新章二十四小时追订居然能上万,我也是服气了,可能很多读者不理解追订上万啥概念,我只能说我这么长的书,24小时上万是真的离谱,各位能看正版的还请看正版吧,让我也乐呵几天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话版三国,神话版三国最新章节,神话版三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