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极而泣啊!换了某也会如此。”

  苏晏抬头,眼睛泛红,“某……某想待诏了……没有待诏,就没有某的今天……是待诏……”

  他蹲了下去,不知道是什么情绪在让他哭泣起来。

  众人默然,有人低声道:“若非是待诏一直在鼓励他,他没有今日。上次发解试时,若非是待诏拦住了司马光,他甚至会进牢里……待诏于他……恩重如山。”

  “待诏……待诏对某恩重如山。”

  省试第六名在嚎哭,就像是一个孩子赢得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胜利,却发现那个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人不在身边。

  那种激动之后的伤心格外的震撼人心。

  众人沉默了。

  太学的学生在沉思着,有人说道:“某先前得意忘形,却忘了待诏于我等的恩情。若非是待诏的题海,某此次绝对不会过关。”

  “题海?”

  “对,沈安在太学推行什么所谓的题海,大家都不信,此次省试太学却一鸣惊人。”

  “我的天啊!那人……他竟然还会教书育人?”

  “他文武双全,上马杀敌,下马牧民,大宋的厨艺他第一……他还有什么不会的?”

  影响在不断扩散,当富弼得了最新的结果后,毛笔落在奏疏上。他无视了自己辛苦大半个时辰写出来的奏疏,呆若木鸡的道:“这是太学?”

  韩琦也傻眼了,“四十二人?还有一个第六名?撒谎!”

  他怒了,呵斥道:“这是在撒谎,去!重新打探来。”

  随后消息又传来了:“确凿,太学此次有四十二人过试。”

  韩琦和富弼相对一视,两人同时起身。

  随后他们出现在了宫中。

  “四十二人?”

  赵祯愕然,然后问道:“不会是……听错了吧?”

  这次准备的进士出身还不到两百人,可太学在省试竟然过了四十二人……

  这个太吓人了吧。

  而且也不可能啊!

  “整个大宋的英才都汇聚省试,诗词绚烂,文章生辉,这样的省试……太学竟然拿了四十二人?”

  赵祯一脸懵逼,甚至有些愤怒。

  “可是有情弊?”

  若是有,那郭谦就准备倒霉吧。

  富弼摇摇头,这时外面来了张八年。

  “如何?”

  张八年是去打探消息的,说道:“陛下,太学过了四十二人,确凿。”

  嘶!

  赵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这便是沈安那个什么题海的作用?这般惊人?”

  富弼苦笑道:“正是。臣等没把那什么题海当回事,如今太学过关四十二人,就像是耳光,一下又一下,四十二下,臣现在只觉得头晕,不敢相信。”

  赵祯想起了远在广南西路的沈安,“这法子可好?”

  富弼面色古怪的道:“陛下,这所谓的题海就是……勤奋。”

  “大宋的读书人从不缺勤奋。”

  谁都想做官,谁都想被人养着,而想做官就得读书考试,得勤奋学习。

  富弼难为情的道:“陛下,这一套法子简单……就是不停的做文章,写诗词……”

  “呃……”

  赵祯幻想了一下整日不是作文章就是写诗词的日子,骇然道:“那岂不是……人偶吗?而且这样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吧……”

  富弼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此次太学一战成名,此后大宋各处的读书人怕是会效仿,陛下……”

  以后的读书人怕是要变了。

  变成了考试的人偶。

  什么微言大义背了就是,每日不停做文章,再有老师点评,不长进的就是蠢材。

  可这样出来的学生……

  赵祯不知怎地觉得有些不安,但却找不到根源。

  富弼也有些不安,“陛下,若是任由发展,以后圣人学问,微言大义怕是无人关注了。”

  工具,所有的学问都是工具。

  你和我说什么要细细揣摩圣人的话……你脑子怕是有问题吧?

  那些微言大义早就变成了课本,背下来就是了。

  自己琢磨……我没事做了不成?

  闪开,某今日还有三篇文章,五首诗词没做呢!

  “陛下,太学的苏晏高中第六名。”

  韩琦觉得有些难受:“那苏晏据说乃是个苦力。”

  他想说是不是有问题,可上次赵祯就对这个第六名不满,王珪据理力争,大伙儿也没意见。

  赵祯板着脸道:“朕也觉着不大好,文采全无,可王卿却说那考生的文章诗词处处真挚,朕亦是无可奈何。”

  苏晏啊!

  哈哈哈哈!

  赵祯已经要忍不住大笑了。

  他高兴之余,也就忘记了题海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不安。

  而这个不安却成为了不少人的狂欢。

  ……

  第三更送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丈夫,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北宋大丈夫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