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战疫 第016章 中国体外生命支持组织(1/2)

小说:共和国战疫 作者:王鹏骄 更新时间:2024-04-29 16:30:06
  x,最快更新共和国战疫最新章节!

  由于患者主动脉内有人工支架,在人工支架内放置V-A EMO联合IABP具有极高的难度和极大的风险,在与重症医学科甘桂芬主任、胸外科武建英主任以及影像科、超声科医师协作下床旁定位,成功放置体外循环和IABP,为赢得心脏功能的恢复时机,此项技术的成功实施证实了在潘纯大力推动下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MDT团队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再上新水平。

  此后,他应用重症的治疗理念和生命支持技术多次挽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梗、多发伤、重症感染的患者。潘纯出色的专业技能和高效的急救水平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许,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也填补了青医附院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对心梗病人的抢救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潘纯还告诉我,各项重症顶级先进技术在青医附院重症科的应用得益于中大医院ICU团队多年来砥砺前行,坚持卓越,构建了完善规范、先进一流的专科救治体系。

  2008年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Epella心室辅助)技术,已成功救治200多例重症患者。2012年,中大医院ICU被国家命为中国体外生命支持组织,2015年成为省综合性紧急救援基地。正是在邱海波教授和杨毅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团队的磨砺,潘纯培养了系统的重症救治思维体系。他提出了建立能够为呼吸、循环、肾脏等以重症医学为平台的生命支持中心,并站位高远地向当地卫计委申请建立青海省生命支持中心,该项计划已经得到卫计委的高度重视,中心一旦建成将会更好地服务青海人民的健康。

  “重症医生,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他所言,这些积淀和历练,是他今时在金银潭重症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游刃有余的根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正是在导师邱海波教授和杨毅主任严谨治学的影响和团队勤奋进取的熏陶下,潘纯养成了日学日进,日进“斗金”的习惯。

  他将自己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带到了青医附院,在重症医学科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他与杨毅主任商量进行清晨同步在线学习,坚持每周一的V讲堂,每周二、周五的英文文献解读,以及开展特殊病例讨论,并要求医生互动交流,接轨学术前沿,拓展临床思维,增长专业知识。由于有1个小时的时差,南京的7:30意味着青医附院的医务人员要天还未亮的时候到科,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自潘纯入科的6个月的时间里,听课人数不断增加,其他科室的人员也纷纷加入学习的行列,在该院形成一道常态独特的风景线。

  同期,潘纯重启了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的制度,由ICU提供病例,在医院全科进行讨论,推广医院的多学科协作MD治疗理念,提升全院医疗学术水平。每月一次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的实施在院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股学术氛围的引领下,学科交流互通,教学相长的热情不断高涨,为多学科协作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共和国战疫,共和国战疫最新章节,共和国战疫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