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第九百五十八章 青萍剑宗(3/4)

小说:剑来 作者:烽火戏诸侯 更新时间:2023-02-02 00:51:44
  

  “我问他境界如何,他老实交代了,是个仙人境,来自永州首屈一指的山头,在他家门派里很有威望的,而且我看他身边带着三个随从,瞧着好像都是些陆地神仙,大概是怕我不信,这位青零道友,还主动要求将一支随身携带的铁笛,算是作为押金,我没敢收。他就报了个收信地址,估计这会儿,还等着我的消息呢。”

  孙道长笑了笑,犹豫要不要将此人的消息告知师姐。

  此地其实就是玄都观的祖师殿,天下道门剑仙一脉所有枝叶的根本之地。

  大殿内悬挂着道观历代祖师爷的画像,得有四五十幅之多。

  白玉京之外的天下宗门以及子孙庙道观,挂像一事,也看各自底蕴高低,不一而论,有些是金丹道士,去世后挂像就可以在祖师堂占据一席之地,享受香火,但是像玄都观这样的庞然大物,就需要是玉璞境修士起步了。

  只因为他这位当代观主,道法够高,活得够久,占着茅坑不拉屎实在太多年,所以众多挂像上边的“祖师”,其实辈分都要比孙怀中低。

  祖师殿内的挂像,按照辈分,从高至低,依次排列,最终就像一座宝塔。

  墙上较高处,有三幅挂像,是空白,并列两幅,分别属于未来的观主孙怀中,师姐王孙。

  就像一种“虚位以待”,在青冥天下,不算如何奇怪,这就跟市井坊间,老人不忌讳谈论生死,在世时就会为自己早早备好棺材是一个道理。

  一座山上仙府祖师堂,空白挂像越多,自然就意味着这座门派的在世祖师越多。

  祖师殿大门缓缓打开,孙道长跨过门槛,走出大殿,抚须眯眼,“他是找贫道的师姐而来。跟你找买卖,就是个添头,把你当块敲门砖了。”

  在开门时,晏胖子低下脑袋,不去看大殿内的光景,等到关上门,晏琢重新抬头,问了个很务实的问题,“观主,能不能与我说句到底话,我跟他合伙,真能挣着大钱?”

  孙道长点头道:“能。”

  晏琢闻言如释重负,“只要不是骗子就好,这种高人,多认识几个,混个熟脸,总归是好事。”

  孙道长笑道:“这个龙新浦,不喜欢待在山上好好修行,最喜欢跑去江湖里边搅混水,时日一久,就被那些眼窝子浅的,尊称为‘龙师’了,只是与林江仙的那个‘林师’相比,含金量差得有点远,反正龙新浦脸皮厚,就算有那不怕死的,愿意喊他一声龙掌教,他一样敢收下。”

  那个化名青零的老道士,真名龙新蒲,是那永州境内兵解山的一位老祖师,如果按辈分算,还是当代山主的太上祖师。

  兵解山是永州数一数二的山头,作为兵解山硕果仅存的“同辈老人”,自称在门派里边有威望,云游在外略有薄面,确实不算吹牛不打草稿。

  不过兵解山这地儿,风气比较怪,修士道龄都不高,有那“千年一劫数”的说法,而且也不是越老越能打。

  因为那边的修士不够长寿,所以此人的辈分,实则占了大便宜,否则要说玄都观、采收山这些宗门里边,有个观主、宗主的太上祖师,传出去,还不得吓死人?

  毕竟能活个五六千年,境界能低到哪里去?

  这个兵解山的龙新蒲,与师姐是同乡,还是同年,都来自永州境内一个小地方。

  可要说境界,修行资质,打架本事,比起自家师姐,又都要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厮在外晃荡,没饿死,也没被人打死,就靠一张嘴。先后三次跌境,也都是嘴巴没把门惹来的祸事。

  晏琢好奇问道:“这位前辈,是奔着观主的师姐而来?这里边,有说头?”

  孙道长瞪眼道:“不该问的就别问。”

  你小子要是大嘴巴乱传话,以师姐的脾气,不会跟你这个小辈计较什么,那么回头师姐收拾的,就是贫道了。

  当年道龄不大的时候,也没啥,如今好歹是一观之主了,多少要点面子,每天伸手捂着半边脸出门,不像话。

  孙道长带着走出这座属于禁地的观内观,随口问道:“出门一趟,有何感想?”

  晏琢感慨万分道:“威风八面,走到哪里都吃香,好得很,不枉费我慧眼独具,早早相中了老观主的玄都观,在这件事上,董黑炭就不如我了。”

  其实这就要归功于年轻隐官的举荐了,否则满身铜臭的晏胖子,在那规矩森严的白玉京,在生财有道这条路上,恐怕空有十八般武艺,也没有太多的施展余地。

  林江仙的鸦山,在那汝州的地位,靠着人多势众,又是赤金王朝鼎力扶持的江湖门派,鸦山嫡传武夫,在那一洲山河,当然可以横着走。

  而玄都观在这蕲州,也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

  不像殷州,自古就有两京山和大潮宗敌对相峙,势同水火。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了,两家人成了一家人,而且还是字面意思上的那种一家人。山上宗门联姻,多是弟子们相互间看对了眼,然后喜结连理,哪有两位一宗之主结为道侣的?这在青冥天下,确实是头一遭。

  翥州,亦有采收山,与道家符箓祖庭之一的青祠宫争锋。

  就算是幽州那边,不也有个守山阁,能够与地肺山华阳宫板板手腕。

  很难说是谁一家独大。

  永州则有仙杖派和兵解山,两个顶尖宗门仙府,始终在争那个一州魁首的位置。

  当然那白玉京,是整个青冥天下的主人,即便是玄都观,与之对比,还是极大差距的。

  甚至可以说青冥天下所有的宗门,都是白玉京的“外门”藩属。

  晏琢问道:“老观主,我能跟他做买卖吗?”

  孙道长嗯了一声,“随你,钱财往来,买卖而已,这里头没什么忌讳。”

  何况玄都观与兵解山的那点旧怨,在孙怀中看来,谈不上死结,只是兵解山那个当代山主死脑筋,钻牛角尖,自己不肯出来。

  孙道长问道:“当真就这么喜欢赚钱?”

  晏琢笑道:“喜欢是真喜欢,打小就喜欢,况且修行练剑之外,总得找点事情做做,帮着分分心,走走神。”

  孙道长点点头,“蛮好。”

  如果有机会,通过这桩买卖,能够让双方缓和关系,以后举荐晏琢担任玄都观祖庭的账房执事,好歹自己也有个说头。

  免得被谁说成是任人唯亲,如今玄都观暂时又不缺扫地道士。

  孙道长说道:“你去喊上狄元封和詹晴,跟着贫道一起出门散散心。”

  晏琢点头答应下来,这就去喊那俩福缘深厚的幸运儿。

  晏琢试探性问道:“我先飞剑传信给那位兵解山老前辈?”

  孙道长摇头道:“不用。”

  孙道长上次阴神出窍远游,再次游历了一趟浩然天下,最终在北俱芦洲那边收了两个亲传弟子,一并收入袖里乾坤当中,带回玄都观。

  只是名义上的亲传,丢了几本道书几篇仙诀给他们,其实真正为双传授剑术、道诀的,是“门房”韩湛然这样的上五境道官。

  按照孙道长的说法,给人传道当师父,贫道有个缺点,教得了天才,教不了笨人。

  那两个来自浩然天下北俱芦洲的外乡年轻人,哪敢有任何怨言。

  只觉得能够与一位雷打不动的天下第五人,搭上关系,即便只是有个有名无实的师徒名义,已经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幸事了,实在不敢奢望更多。

  况且只要是玄都观祖脉道士,修行都安心。至少谁都不用担心在外被人欺负。

  老观主孙怀中,就像一棵参天古树,遮风挡雨,庇护着所有道士,人人都在树荫里边避暑纳凉,只需要专心修道即可。

  晏琢去找到那狄元封和詹晴,说是你们师尊下了一道法旨,要咱们一起陪他老人家出门散心去。人比人气死人,这俩同龄人,作为老观主的嫡传,在玄都观里边,辈分高得无法无天了,而且得以破例在桃林结茅修行。狄元封两个,见到了这个晏胖子,也不敢有任何小觑心思,二话不说,立即跟着晏琢去觐见师尊。

  当年在他们家乡的北俱芦洲,一处仙府遗址,狄元封和詹晴,切身领教过某人是何等“不做人”的行事风格。

  难怪能被自家师尊称呼一声陈小道友。

  只是等到他们事后得知,对方竟然是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就开始各自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以及因祸得福了,愈发珍惜如今稳稳当当的修道岁月。

  晏琢笑道:“以后陈平安来了玄都观,你们三个就是不折不扣的故人重逢,还不得好好喝顿酒?这酒水,有无想法?我可以帮你们早早备好几坛仙家酒酿,价格嘛,好说,保证原价!”

  狄元封不搭腔。

  詹晴却是笑道:“这敢情好,就有劳晏兄多费心了。”

  其实与狄元封他们的初次相逢,也是陈平安继误入藕花福地之后,首次壮起胆子,主动学那山上修士进入山水秘境,寻道访仙,追求机缘。

  如果只看结果,陈平安当然收获颇丰,但要说过程之凶险,也确实让人心有余悸。在这之外,陈平安又等于无形中接下了一桩分量不轻的因果。在那山巅小道观内,供奉着一尊中年面容的道士桃木神像,此人的真实身份,正是玄都观孙道长的小师弟,当年被白玉京二掌教,余斗穿法衣携仙剑,亲自问道、问剑玄都观,死在真无敌的剑下之人,便是这位玄都观道官。

  而此人的嫡传弟子宋茅庐,更是一个被誉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士。

  按照当年在龙宫小洞天凫水岛,火龙真人的说法,这位按辈分属于老观主师侄的道士,曾经以永州作为大本营,聚拢起了白玉京之外将近六成的道门法脉。这个说法,当然会有一定的水分。因为天下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宗门、仙府,当年并未真正与宋茅庐结盟。可能私底下有契约,但至少在明面上,是没有与永州联盟,可即便如此,也算足够惊世骇俗了,就像当时火龙真人用了一个比喻,搁在我们浩然天下,这就像有个人,可以抗衡半个儒家,与中土文庙分庭抗礼。

  而宋茅庐的师尊,孙道长的师弟,这位飞升境老道士的那尊桃木神像,如今便是陈平安的五行本命物之一的木宅关键所在。

  除了狄元封和詹晴,被老观主收入袖里乾坤,好似一场鸡犬升天,化虹而起,飞升青冥天下,其实当年原本彩雀府女修柳瑰宝,她也差点成为老观主的亲传弟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来,剑来最新章节,剑来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