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魁首 第六十八章 图穷匕见(2/2)

小说:大明魁首 作者:尘都乞儿 更新时间:2024-03-29 19:53:26
  

  “百人之上,必有一害,若不抑制人欲,能得良知,能成本心者能有几人?如此,岂非任人间为鬼蜮?”钟越秀缓过劲儿来,抽冷子射了一箭。

  孙继皋出面应答,也是字字缓慢,条理清楚明白,“非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况乎千万人心。我等以为,人欲并无不可对人言之处,且伴随人之生命相始终,恰相反,人欲乃是致良知,砥砺良行的原始动力,唯有获取良知,指导良行,才能更增进步,也就是林兄所言之进取心”

  “尔等放肆,朱夫子有言,存天理,灭人欲,尔等竟敢口出狂言,实在悖逆狂妄”钟越秀满面兴奋,终于逮到机会了。

  林卓不待他兴奋起来,兜头一盆凉水倒下,“混账,若说夫子,孔老夫子有言在先,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朱夫子反其道而行之,尔等奉为圭臬,岂不是忘了立身之本?钟公子,你饿了,要吃饭,是不是人欲?你冷了,要穿衣,是不是人欲?若说禁绝人欲,怎不见尔等冻馁而死?”一连串的反问句气势汹汹,让钟越秀张口结舌。

  林卓环顾左右,耐心点化这些迷途的羔羊,“诸君请勿混淆,人之本欲,与人之纵欲,二者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万万不能相提并论。朱夫子本意,应当是人不可纵欲,与我等所倡导的致良知,乃是殊途同归”林卓换了个坐姿,悠悠然指点着钟越秀,“钟公子,我提醒你,读书没有读透,一知半解,切莫拿出来丢人现眼,免得辱没了先贤”

  不仅钟越秀本人,就连同心桥上的各位大佬士绅都微微蹙眉,朱夫子的书倒是都读过,理学也奉为正宗,只是一碰到灭人欲就绕道而走,因为无法做到,也无从索解,林卓的解释方法,解决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委实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

  “如林兄所说,心学之认识论乃是格外物致良知,以良知化外物……”

  “……”

  “此言大缪不然,心学之方法论乃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基础,笃良行为枝干,知而不行,无益于实务,行而不知,无益于传承,良知所得,经世致用……”

  “……”

  “不大其心,安能开阔眼界,何以致良知,良知亦非一成不变,岁月消长,时移世易,只有大其心,才能不断获得良知,退而可通晓自然,保全自身,进而经纶世务,造福百姓……”

  ……

  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辩论仍在进行,不过大家都已经意兴阑珊。

  林卓坐在首席,良久不曾发一言,他杂糅健全起来的心学哲理世界观,被他身边的小伙伴儿们全盘吸收消化了,运用得挥洒自如,天衣无缝。对岸的敌手们抱着陈腐观念,自树藩篱,根本无能为力。

  与其说是论战,还不如说是林卓改良后的心学理论的一次宣讲。

  论战到尾声,已经是夜晚申时了,天上悬着一环缺月,高台周边点起蜡烛。

  渐渐地,不光是文化界的大腕儿们对胜负心知肚明,连那些听得迷迷糊糊的老百姓也都知道林公子大概是要赢了。

  “林公子”

  “林公子”

  ……

  稀稀拉拉的叫喊声,慢慢蔓延开去,男男女女的呐喊声汇成一片,倒不像是助威,而是在欢庆胜利,声音渐渐汇集,声调也越来越高,终究遍布全场。

  高台上的钟越秀,颓然噤声,他倒也光棍儿得可爱,一踢脚下的矮凳,拂袖而去。

  同心桥上,越来越多的中立士绅来到林卓这边的河岸上,表示一种隐晦的庆贺,经此一遭,年纪轻轻的林卓,在大明文坛上,俨然已经是不可撼动的学术权威。

  林卓张开双臂,跟自己的同伴们热情相拥,庆祝这暂时的胜利,众人一起走下高台,跟那些大儒支持者们互相道贺,又跟周遭的乡邻问好,忙得不亦乐乎。

  不出意料的,当林卓刚刚把软绵绵香喷喷的清漪抱在怀里,幺蛾子就出现了。

  “提学官大人,学生宋应仪、刘承悦等一百一十一人,联合出首,叙府士子林卓心术不正,鼓吹异端邪说,鼓动思潮,兴风作浪,行事诡秘,行为不检,请提学大人褫夺林卓功名,还蜀中士林朗朗青天”

  宋应仪、刘承悦带头,齐刷刷一片大头巾跪在同心桥边,向赵固请命。

  原来,他们要的,是我的功名啊。

  林卓心中苦笑,在清漪脸颊上轻轻一吻,吻到一片冰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魁首,大明魁首最新章节,大明魁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