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就连陈启明自己都没想到,在日本媒体大肆宣扬不能让陈启明拿到公信榜下,他在港台地区与新加坡等地的歌迷居然会有人直接飞日本支持他。

  嗯,说来说去还是民族情节。

  日本媒体不愿意看到陈启明登榜,所以裹挟着榜上的歌手开始针对陈启明。

  这或许是属于日本人的民族荣誉。

  那港台的媒体自然也会有民族荣誉感。

  先不谈历史原因。

  就单单说陈启明一个中国人能在日本打出名号,却莫名其妙的被日本媒体针对,他们自然也会不服。

  嗯,就像是学生对于自己的母校情节一样。

  我的母校只能我自己骂,别人骂,那我就不服不爽。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

  在港台媒体眼中,陈启明就是属于那种他们能骂能黑,但你们不能的那种。

  因此,当日本媒体那边莫名其妙的出现一股抵制陈启明的风潮以后,港台的媒体自然就不愿意了,开始大肆贬低日本乐坛。

  说实话,日本乐坛这波纯属背了黑锅。

  或许日本乐坛有歌手看不惯陈启明一个中国人突然能在日本做到他们日本歌手很难做到的事,然后会讨厌他。

  但这些人绝对不会太多。

  就连榜上那些歌手,如果问他们的本意,恐怕他们中也没几个真的就讨厌陈启明了。

  但没办法,日本媒体的大肆宣扬,加上后面的唱片公司为了销量,开始大肆推动。

  这自然就裹挟着他们开始狙击陈启明。

  不过不管榜上的歌手是不是愿意狙击陈启明。

  在媒体的宣扬下,他们各自公司的推动下,歌迷的支持下,这波狙击陈启明的歌曲登冠的风潮算是彻底被带动起来了。

  到了现在,没有的事都变成事实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港台媒体再一宣扬陈启明在作品可以登顶的情况下受到了针对,稍稍一添油加醋。

  自然而然的也就带动起了陈启明的港台歌迷的护主心理。

  然后,一冲动下,有钱的,有条件的自然就开始自发开始支持陈启明。

  其实真正来日本支持陈启明的歌迷并不是太多。

  但架不住这些能来日本的歌迷都很有钱。

  一个几十张,几百张唱片的买,几十上百人,就能给陈启明的唱片销量拉起来几千张。

  再加上日本的歌迷。

  别看日本媒体宣扬着要抵制陈启明。

  真落实到了民众中时,效果还真就不大。

  或许会有头脑一热的家伙真的觉得不应该让陈启明登顶公信榜冠军,然后不去听他的歌。

  但同样的,在日本媒体这种铺天盖地的宣扬下,反而让很多本身不打算买陈启明这张专辑的日本人对这张专辑产生了好奇。

  歌迷听众的想法往往会很简单。

  既然媒体这么担心陈启明登顶公信榜冠军,还引得榜上这么多一线日本歌手被卷入其中。

  那么,是不是陈启明这张专辑真的很牛?

  再加上一些之前买唱片的人推荐,以及在各大电台的播放洗脑。

  一个个本来不是陈启明歌迷的人都抱着好奇心去买了一张唱片来听。

  大量的普通民众受媒体影响去买了唱片,这自然就让陈启明的唱片销量持续走高。

  唱片销量升高,自然代表喜欢里面歌曲的人就越多。

  然后,让正在号召大家狙击陈启明歌曲的媒体大吃一惊的情况出现了。

  二十四日,《陈启明》单日销量三万一千张,单日销量榜排第三。

  二十五日,《陈启明》单日销量三万七千张,单日销量第二。

  二十六日,三万九千张,单日销量第一。

  二十七日,四万张,单日销量第一。

  二十八日,四万一千张,单日销量第一。

  二十九日,四万三千张,单日第一。

  三十日,四万七千张,单日第一。

  《陈启明》这张专辑的销量数据一天比一天高,第二周头两天的时候还只是排在第三跟第二。

  到了第三天,陈启明便强势登上了单日冠军宝座,并且后续几天的数据不降反升,直接连续蝉联了五天的单日销量冠军。

  同时,三十一号这天,公信榜周榜与月榜公布。

  《陈启明》这张唱片凭借着二十八万张的数据第一次拿到了周榜冠军。

  并且,在月榜上,凭借着两周四十九万的数据,陈启明强势拿到了月榜第三。

  而在公信榜单曲榜上。

  陈启明的几首歌在销量数据的带动下,不退反进,其中,《ゲインニングスルールージング(Gaining Through Losing)》这首歌更是直接杀进了单曲榜前三,排在第三。

  在它前面分别是坂井泉水的《绝不会忘记》跟恰克与飞鸟的《你是自由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最新章节,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