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在淮国学宫待了一年,将自己的道认真梳理了一遍,然后编纂成书册,交给王谨。

  在他想来,王谨了解过他的王道教化之后,定然会邀请他参与治国,并且会在淮国推行王道。

  可是让他失望的是,王谨虽然和他讨论过王道,但是却从来没有要在淮国推行王道的意思,更没有征召他为官。

  这让孔丘很是疑惑,于是趁着一次讨论的机会,孔丘就向王谨询问:“淮公既然推崇王道,为何不在淮国之中推行王道教化?”

  王谨笑着说道:“世人皆有私心,此时推行王道为时尚早也!”

  孔丘又问:“那何时可推行王道?”

  王谨道:“吾也不知。”

  孔丘大失所望,在他看来,淮公已经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国君,可是为何却不愿推行王道。

  于是他想要离开淮国,去寻找愿意接受自己学说,践行王道的君主。

  “仲尼先生,您是一位大贤,但是这个时代却不适合王道。没有君主会愿意推行王道,不如您继续待在学宫中完善您的学说?”

  孔丘拒绝了,他要游历各国。

  看到孔丘拒绝,王谨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让人准备了一辆马车。

  对于孔丘的离去,王谨并不看好,这个时代的战乱频繁,你推行王道,但是你的对手可不会跟你讲王道,一意孤行推行王道,最后只能是黯然收场。这个时代国君们更想要强兵之道。

  “孔丘的房间给他留着,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回来的!”王谨笑着说道。

  孔丘离开学宫,先是回到了鲁国,向鲁公阐述了自己的王道教化。鲁公当时已经被公室和卿士贵族们架空了,听到孔丘的王道当即就决定任命他为大司寇,摄相事。打算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没有比这更烂的局面了。

  而担任相国之后,孔丘才发现,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想要用礼乐来约束那些卿士贵族,但是人家根本就不在意,孔丘的摄相事完全就是一個笑话。

  他想要做事,但是却没有任何可用之人,三月时间,没有作出一点成绩。他想要做事,那些卿士贵族就阻挠,经过一番争斗他才发现,他的王道根本无法约束这些卿士大夫。

  三个月来,孔丘一无所成,鲁公也失望了,于是就不再将祭祀的祭肉分给他,意思就是不想再任用他了,看到这种情况,孔丘只得离开了。

  接下来孔丘又去其他几个国家宣扬他的王道,这几个国家的国君很敬重他,都愿意让他做大夫,但是却没有一个国君任用他。

  看到这种情况,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开始周游列国,同时开始招收一些有天赋的弟子。

  在游历各国之后,他发现了自己学说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又将其补充完善。他的名字在列国中流传,但是却没有人愿意任用他。

  他的眼睛依旧明亮,风霜雨雪让他变得苍老,但是他的头颅却依旧高昂着。

  经历了这些之后,他明白了很多,但是依旧有很多疑惑之处,于是他准备再次回到淮国学宫之中寻找答案。

  孔子再次回到淮国,并且前往淮国守藏室见到了老子。

  淮国的守藏室很少有外人进来,能得到淮公允许前来的,除了淮国公室就是这些大贤了。

  这里几乎聚集了天下间最精华的书籍,当然这里的书籍都是经过重新抄录过的,至于原版的书籍则是被存放在了淮国公室家主的须弥手镯当中。

  李耳和孔丘两位大贤在守藏室中相遇。两人虽然都是大贤,但是相遇并没有出现什么异象。不过两人的相遇还是将沉睡中的子珏唤醒了。

  子珏立于虚空,静静的看着两人,看着此时这个世界上最具有思想的两个人能够碰撞出来什么样的火花。

  “伯阳公,我之道是仁义,以仁义之道来衡量天下,用礼乐来约束,这样天下就不会崩坏。”孔丘说到。

  李耳已经看过孔丘的书籍,当即说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什么是仁义?”

  孔丘道:“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