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军营之中只有部分区域被开放,可以让那些愿意过来看热闹的咸阳人,在校场外围观看考试。

  来到校场外的栅栏前,蒙毅等人吆五喝六的上前赶走了不少围观者,清出来最好的位置给王霄。

  被赶走的人之中,不乏有贵族子弟,大臣族人。

  有人想要发怒动手,却是被曾经在宴会上远远见过王霄蒙毅他们的人给拉住。

  一番耳语之后,所有人的脸上都只剩下了敬畏。

  真正面见过王霄的人,或许不是很多。

  可见过蒙毅的人,却绝对不算少。

  这位新任的少府令,认识他的人很多。

  比起沉稳的哥哥来说,身为弟弟的蒙毅在咸阳城内纵马奔腾,打架闹事那都是日常保留节目。

  咸阳城的贵族之中,不认识他的年轻一代,还真是不多。

  能让蒙毅恭恭敬敬服侍的人,那还用说嘛,肯定是皇帝来了。

  王霄不理会这些,他看着远处校场里那密密麻麻的桌椅。

  这里的考场还不算大,顶多只能容纳两千名考生。

  位于蓝田的一处军营校场,据说能容纳五千人一起考试,那个才叫大。

  具体的考场安排,实际上是王霄自己制定的。

  凭借他当年上学时候的经验,他按照学派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年龄的不同打乱交叉安排座位。

  像是前边坐在的是一个蜀郡来的考生,而他身后则是来自河东郡。

  像是一个儒家的考生,他的身边坐着的是黄老家的。

  像是一个十六岁的考生,前头坐着的却是个六十岁的老头。

  这样的安排,可以最大限度上遏制作弊的可能。

  说到作弊,其实题目早就明确出去了。

  语文方面很简单,默写一篇文章,再写出这篇文章的观后感就行。

  对于那些敢于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们来说,这个实在是没什么难度。

  真正的难题,在于之后的数学。

  他们只知道要考数学,但是具体如何去考,那就没人知道了。

  没过多大会的功夫,军士们入场,将校场给围了起来。

  之后就是前些日子集中搬进了军营居住的学子们,成排的走过来。

  按照指示一一就位坐下,本场的监考官,来自少府的右尚令带人端着考卷过来。

  分发之后,第一场考试正式开始。

  考卷上有字,明明白白的写着要求默写一篇文章,再写观后感。

  王霄看了一会,就转身离开。

  出了军营,来到附近街道上的一家酒肆之中饮酒。

  语文没什么好说的,真正的难题在于数学。

  想要做好官吏,不懂数学是让人无法相信的。

  无论是收税征粮,还是发派徭役,又或者是统计户籍人口,丈量田亩什么的。这些都需要用到数学。

  而王霄这么安排,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想要进入科技时代,数学是必不可少的。

  靠死记硬背所谓圣人先贤说过的话,就能书中自有黄金屋外加颜如玉的事情,至少在王霄这里不可能。

  一个上午过去,语文考试结束。

  中午吃过饭,王霄在城外转悠了一阵,再回到之前的军营。

  下午的时候,考的就是数学了。

  这个时代的华夏,早就有了数学研究。

  只不过还没有像是诸子百家那样写书立作。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数学书。

  这种事情王霄当然不能忍了,他亲自动手编撰整理了算术书和九章算术,再向外发表出去。

  在这两本书里,王霄添加了许多自己的私活。

  最显著的一个就是,他把阿拉伯数字给加入进去。

  当然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出去,就成了阿拉伯数字。那现在王霄拿过来使用,当然就是叫做华夏数字了。

  除此之外,王霄还加大了基础方面的知识普及,并且讲述的非常仔细。

  至于这次考试的题目,自然也是从这两本书里截取的。

  王霄并不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本事,而是为了挑选有能力的人。

  所以题目并不困难,只要仔细学习过这两本书,基本上都能解决。

  而仔细学习过这两本书,基本上就算有了初步的数学基础。

  要说困难,最难的也就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

  因为王霄编撰的那两本数学书,基本上讲述的都是理论。正在的解题,还是要依靠考生们自己的理解。

  看着远处考场上那些或是抓耳挠腮,或是愁眉苦脸,或是仰天长叹的考生们。王霄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当年他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

  现在终于是可以看到别人也因为做不了难题而吃瘪。这种感觉,真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