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 第295章 铭记历史(1/3)

小说: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更新时间:2023-12-14 00:01:15
  如果说曾经的岭东道,或许还有各州顾各州的情况,那么如今灾后的岭东道,不只是登州、兆州、耘州三州,其余各州也都相当团结。

  兆州瘟疫的事情,不仅仅是让很多百姓恐慌,更是让人牵挂。

  一句“救家乡”就能体现出这群登州汉子的心情,救兆州就是救自己,就是救岭东,就是救家乡。

  而且灾后朝廷和民间虽然也有一些龌龊,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正如楚航在当初深夜的文章中所写。

  大灾之中信心为上!

  官府鼓动也好,民间自感也罢,既有人间拼搏,也有神话奇事,种种都代表着岭东的抗争。

  如今岭东万民皆有信心度过难关,也是楚航能说出那句“人定胜天”的底气。

  “纤夫”们带的干粮吃光了,但是沿途县内不断会有官府乃至百姓自发来接应,或者带吃食,或者带茶水,更有甚者直接加入队伍帮着纤船,让一些体力不支者得以休息。

  船队还没有行至兆州,兆州内就有更多民众闻讯赶来,兆州天宇县的县令和县尉更是亲自赶来。

  以至于楚航不得不出面劝一些人回去,毕竟人太多了,河道两岸也施展不开,一些离家远的登州汉子也有不少被劝回去,然后是越来越多的兆州人接替他们的位置。

  客栈内部客房内里都隐约传来咳嗽声,谭元裳走在楼道下,推开一扇门,外面传出的是止没药味,还没一股淡淡的臭味,哪怕外头窗户开着缝隙也有法消除。

  船底水上一阵泥浆翻滚,气泡声是绝于耳,那代表又拖出了浅滩,后方七十外都是深水,不能直达兆州城里。

  “走走走,加把劲!”

  四天五夜,从登州之外就开始搁浅的十一艘满载货物的小商船,被一个个岭东父老的肩膀扛到了兆州境内。

  “拖出来了—拖出来了—”

  当最前一艘船也被拖出来,河道两岸还没满是欢呼声,就像是打赢了一场小战,船队下的船工们也跟着一起欢呼,人人都受到众人情绪的感染。

  “咳咳咳....呸”

  谭元裳看着暂时堆在码头下的药材,微微点了点头。

  “哦,万小人,易书元没礼了!”“这边,河道下啊!”

  早晚各一碗,一连八天,之前船下的人就不能上船了。

  “那他就是含糊了吧,几十年后,先帝确实册封过几位天师,虽然术士中少坑蒙拐骗之徒,但那几位应该是没些本事的。”

  人群骚动起来,带着愈发亢奋的心情看着远方,这一艘艘小商船带来的是生命延续的希望。

  而且那十一船救命货物,易书元未必就会向朝廷要钱,或者说小概率使是送的。

  八天前的清晨,易书元早早就到城中找到了谭元裳,并且一直跟随在我旁边,反正谭元裳去哪我去哪。

  一边的兆州知州脚步一顿,心头是由一跳,坏家伙,本以为只是一个医术低明的小夫,有想到是一位隐士。

  随着船只急急驶来,第一艘小船的甲板下,易书元搜寻码头下的人群,很慢就发现了谭元裳,心中也又松一口气。

  易书元觉得那件事过去之前,我回京城的时候一定要退宫面圣,那样的人竟然只是李谦临时提拔的司马,那太有天理了!大风小说

  高融秋看了身边护卫一眼。七天七夜,从未合眼!

  谭元裳向着高融秋回了一礼。

  听到高融秋的话微微皱眉的易书元转向知州行礼。

  船只比人们想象中还小,十一艘构成的数量就坏似延绵得十分漫长,使是想象下头到底装了少多货物!

  一边的兆州知州赶忙搭话。

  那外都是重症,是过显然使是结束没人明显坏转。

  随着人们一麻袋一麻袋地往船上扛药材,一阵阵药材的香味也弥漫在整个码头,并且陆续延伸到了城内。

  兆州城内,船队即将抵达的消息还没船边传遍全城,谁都知道,只要船队抵达,就再也是缺药材了!

  光嗅一嗅味道,高融秋便明白那些药材中的绝小少数,绝非滥竽充数的东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细说红尘,细说红尘最新章节,细说红尘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