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 第140章 玉牌在亮(2/3)

小说: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更新时间:2023-12-14 00:01:15
  

  “当今天子有旨,今年的春闱恢复了兵法和武科内容,能知兵事者可以试试,这旨意是传出去了,但应该还没广传。”

  在数十年前,大庸的武科就被主要以军中荐举制的一系列制度替代了,已经很多年没设科专考了,但再次加入也说得过去。

  而大庸的科举其实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一些炙手可热的名目当年,一些事也会体现在其他科举考卷中。

  比如今年第一年恢复武举,那么文科贡士考试的时候,大概率可能有兵事方面的内容涉及,或许不多,但绝对有。

  毕竟大庸也向来有儒将的传统,能文能武是一段佳话。

  其实这种事只要到了京城内部,肯定马上就知道了,但提前会知一声,还是很令人承情的。

  杨本才闻言赶忙拱手致谢。

  “多谢差爷告知,若非您说,我还不知道呢!”

  易书元也是向着这位官差拱了拱手,虽然他不是考生,但对方明显也是对他释放善意的。

  官差笑了笑,摆摆手顺着绳梯下去了,那艘小船则继续前往其他货船。

  船上管事的对着杨本才和易书元笑道。

  “怎么样,坐我们的船有好处吧?不过这位公子,你不是不到承天府嘛?”

  易书元收敛了笑容,这人记性还挺好,正想说什么,对方却没再说话了,笑了笑摆摆手转身离去了。

  今天白天是入不了港了,还得等到明天上午,船上的人便提前开始休息了。

  不过货船入不了港,不代表船上的乘客也上不去岸,在官差的小船离开之后没多久,就有一些民间小舟划过这些个抛锚的大船边上。

  “有人要上岸吗——有人要上岸吗——十个铜钱一个人,送到岸边直接登港——”

  有人在下面喊着,易书元看了看杨本才道。

  “杨兄,我准备直接上岸去了,你可要一起?”

  易书元再等一天或许无所谓,但陆雨薇已经等不及了,却又不敢独自施法。

  杨本才摇摇头回绝。

  “易兄,这会上岸还得找地方住,也得弄饭吃,今晚船上还能住一夜,餐食也有孟伯他们管着,干嘛着急上岸啊,伱看我,在船上看书也是看啊!”

  大船上其他乘客似乎也没人对提前摆渡过去有什么反应。

  易书元笑着摇了摇头。

  “那我便自行去了,船家——我要上岸,划过来稍等片刻——”

  前半句易书元是对着杨本才说的,后半句则对着不远处的渡船喊话。

  “好嘞——”

  在得到渡船那边的回应之后,易书元专程去船尾位置向孟老汉等人告别,一些船工送到了船舷,显得有些不舍。

  “易先生,您保重啊!”“先生,您那种药酒哪边买的啊,真的不方便告知么?”

  “唉,休要说了,易先生都说来之不易,告诉你也买不起啊!”“这倒是”

  “先生保重啊!”

  孟老汉也作揖行礼,送易书元的人得有**个,除了杨本才和五人船工外也多了另外几个船工,都是一起吃过饭的。

  易书元向着众人作揖回礼。

  “诸位放心,易某能照顾好自己,同船一路也是缘分,多谢诸位照顾了!”

  一边的渡船也已经到了边上,这是一个带着棚子的小船,上面已经有了一些乘客,人数还不少。

  “公子,是你要上船吧?”

  易书元看看大船上的众人,再次行了一礼。

  “诸位,或许将来有缘还能再见,杨兄,预祝你金榜题名了!”

  “易兄保重!”

  杨本才受到周围人感染,也是真挚行礼,虽然对方不是考生,但船上有这样一位知书达理气度不凡的儒生共行,也让他一路上不至于太孤单。

  “轰隆隆”

  天空隐约传来雷声,似乎是要下雨了,也引得众人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

  “好了,就此别过了!”

  说完,易书元顺着再次被船工放下的绳梯爬了下去,几步之后轻轻一跃就落到了渡船上,使得船首微微晃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细说红尘,细说红尘最新章节,细说红尘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