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 第二百一十七章 孟皇后之危(2/3)

小说:大宋医相 作者:将臣一怒 更新时间:2023-12-31 08:24:04
  

  “医家,医党!”

  医家取得一系列的辉煌,更是推动朝中医党兴旺,已经越来越多官员认可医家理念来治理国家。

  此刻的赵煦更是意气风发,后宫中有一子二女,朝中三党鼎力相互制衡,民间推行新法如火如荼,对外,平夏城的建立,让西夏退守二百里,辽国暂时同意了丝路计划。

  大宋的局面一片欣欣向荣,这一切皆有范正的影子。

  “范爱卿一路辛苦,刚刚从洛阳归来,传旨,赏范爱卿准假五天。”赵煦心情大好,朗声道。

  “多谢官家!”范正谢恩道。

  “再则范爱卿大婚在即,正好可以趁机筹备一下婚事。”赵煦突然挪耶道。

  “范大人和大宋第一才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实乃可喜可贺!”

  “改日范大人大婚,我等定然上门讨一杯喜酒!也沾沾才气!”

  朝堂百官顿时善意一笑。

  众人皆知,范正和李清照二人情路坎坷,如今终于要修成正果,朝中众臣自然也喜闻乐见。

  范正毫不害羞,对着赵煦和朝堂百官拱手道:“一定,一定,多谢官家和诸位大人吉言!”

  朝堂百官看着范正,不由感慨万分。

  范正一首首千古名篇不断,李清照更是天下第一才女,两个同样诗词大家结为连理,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范文正后继有人呀!”

  不少老臣心中感叹道,世人皆传富不过三代,而范正作为范家第三代,反而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头,让范家的名声更进一步。

  王棣一脸复杂的看着风光无限的范正,同样是变法第三代,对比如日中天的范正,他就显得格外的平淡无奇。有些坠了先祖王安石的大名。

  “强爷胜祖!”

  王棣心中对范正嫉妒不已。

  要论根基,他的优势要比范正好上太多。

  范仲淹名声虽然大,然而毕竟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就算其二伯范纯仁位列当朝宰相,也和旧党并不一条心。

  而王安石变法才刚刚过去了十年,其影响力依旧长存,新党皆是王棣的根基,更胜范正良多。

  然而范正竟然另辟蹊径,直接以医家理念治国,复兴医家,组建医党,在新党和旧党的夹击下,硬生生的走出一条路。

  “范正才华固然有,更重要是其圣眷正隆才有如此成就,若是我有此圣眷,…………。”王棣心有不甘道。

  作为王安石之孙,他自然不愿意看到范正专美于前,然而范正提前布局,利用医家率先接近官家,占据了先手,王棣虽然不满心中却无可奈何。

  “贤妃带皇子出行!闲人闪避!”

  忽然一个蛮横的声音传来,只见,刘贤妃一脸倨傲的带着皇子赵茂出行。

  “母凭子贵!”

  如今皇宫中,只有刘贤妃所生的是儿子,孟皇后和胡婕妤所生的皆是女儿,这让刘贤妃愈发的骄横。

  王棣心中一动,范正早早布局,深得官家信任,而孟皇后则是旧党扶持出来的代表,其皇后之位,本就是太皇太后钦点,根本不为官家所喜。

  而如今后宫之中,最为受宠的乃是刘贤妃,而且刘贤妃所生的乃是官家唯一的皇子,这更让刘贤妃地位更加特殊,或许新党的契机就在刘贤妃的身上。

  “微臣王棣见过刘贤妃,见过茂皇子!”

  当下,王棣并没有躲避,而是侧身对着刘贤妃和赵茂的车驾躬身一礼道。

  “王棣,王安石之后?”

  刘贤妃闻言立即停下车架,抱着赵茂倨傲的看着王棣。

  “贤妃娘娘慧眼!”王棣俯身低头道。

  刘贤妃微微点头道:“本宫最为敬重王相公,王相公之后果然是一表人才。”

  “贤妃娘娘的称赞,微臣愧不敢当。”王棣谦虚道。

  二人并没有多谈,立即错开,然而却默契的达成了同盟。

  何止是新党想要在宫中寻找靠山,而刘贤妃同样在苦求外朝的支援,她乃是官家最受宠的妃子,又是唯一皇子的母亲。

  她想要登上皇后之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必然少不了外朝的支持,而她和新党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扶持刘贤妃上位?”

  章府中,王棣向章惇提议,章惇顿时眉头紧皱。

  他自然知道刘贤妃的在宫中受宠的程度,也知道刘贤妃诞生下赵煦唯一的皇子,然而刘贤妃毕竟不是皇后,万一皇后再诞下皇子,那就是皇家嫡长子,新党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王棣却低声道:“下官在宫中无意间得到一桩秘闻,那就是官家曾经身中棉油之毒,据说是御膳房的太监下毒所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医相,大宋医相最新章节,大宋医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