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 第一百九十四章 功过三七分(2/3)

小说:大宋医相 作者:将臣一怒 更新时间:2023-12-31 08:24:04
  

  “谥号为‘文’。”

  新党旧党不由一顿。

  ‘文’这个谥号,虽然不如‘文正’最顶级,但也是难得的好谥号,新党官员微微颔首,尤其是赵煦让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廷,已经是对王安石的肯定。

  “微臣替祖父,多谢官家追谥之恩。”王棣泣声感谢道。

  旧党官员也微微一松,至少官家认为王安石还有三分过,打破了王安石的变法金身,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王安石谥号为‘文’,可是比司马光的‘文正’低了一级。

  “请诸位大人为司马大人评定功过是非。”苏辙继续道。

  “微臣认为司马光不配为‘文正’之名。”章惇冷笑道,王安石谥号为‘文’,司马光谥号为‘文正’,那岂不是压了新党一头。

  新党直接将司马光所作所为一点点的摊开,尤其是当初献地西夏和阿云案更是被反复攻击。

  就连旧党官员也极为无语,一罪不二罚,阿云案已经过去十六年,而且已经服刑完毕,司马光为何还要对一个弱女子赶尽杀绝。

  赵煦见状立即道:“司马相公人品高洁,为官兢兢业业,然而元祐元年当政,无视大宋大好局面,擅自废除新法,献地西夏,让先帝十多年的努力化为乌有,又有携私报复阿云之嫌疑。其三分功,七分过。”

  “三分功,七分过!”苏辙不由一愣,他没有想到赵煦竟然如此评判朝野公认的君子司马光。

  “夺其谥号‘文’字,谥号为‘正’!念其死者为大,留朕当年所赐之碑。”赵煦郑重道。

  “谥号为‘正’”

  旧党官员一片哗然,谥号上,文可比正要高一些,如此一来,司马光可是比王安石低了一头。

  杨畏还想再辩,然而吕大防却微微摇头。

  官家对司马光虽然观感不好,但是毕竟还留一丝脸面,给其评为三分功劳,并保留了当面的赐碑。

  再则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功过是非一个是三七分,一个是七三分,未免太过于巧合。

  而二人谥号一个是‘文’一个是‘正’,合起来正好是人臣最顶级的谥号‘文正’,这其中没有深意,恐怕无人相信。

  “司马光和王安石如果能够精诚合作,或许能够一改大宋千年弊端,可惜二人因为理念不同,最终走向了对立,否则何至于有今日之争。”赵煦环视众臣,郑重道。

  将王安石和司马光平分文正的谥号,皆三七划分功过是非,乃是赵煦和范正的秘密商议的对策。

  一来极为契合二人功绩,二来则警告新旧两党,莫要重蹈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旧路。

  “陛下英明!”

  百官纷纷拱手道。

  新党和旧党官员皆是人中精英,自然明白赵煦此举的意义,当下纷纷低头。

  而范正看着这一幕,不由一叹,新党和旧党立场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也不同,真的能够精诚合作么?

  而作为中立派的苏辙又性格偏软,恐怕难以调和新党和旧党的斗争。

  …………………………

  “王安石三分过七分功!谥号为文!”

  “司马光三分功七分过,谥号为正!”

  此消息一出,立即民间沸腾。

  无他!当年变法的时候,王安石的名声就不好,被人称为拗相公,尤其是旧党当政这些年,不停的打压新党,王安石的名声更是被冠之奸相的称号。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被称为道德楷模的司马光,经过旧党的宣传和本身的盛名,更是被誉为一代贤相。

  然而朝堂当众盖棺定论,平定功过是非,而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的评价竟然两极反转,王安石竟然功大于过,而司马光竟然过大于功。

  “官家该不是在报复旧党吧!”也有人质疑道。

  毕竟一直以来,司马光的名声太好了,被誉为臣子的典范,然而其代表的乃是旧党,官家如今启用新党,对旧党打压,贬低司马光也并非不可能。

  “不!司马光或许人品不可挑剔,然而其治国之能却并不高明。”也有有识之士摇头否认道。

  “不错,听说这一次乃是朝廷之上,公开为二人盖棺定论,想必邸报定然刊登出具体经过,我等静待消息即可。”一个开封百姓附议道。

  “邸报来了!”

  果然,没过太久,新一期的邸报很快出现在开封街头。

  自从使用活字印刷之后,朝廷的邸报发行越来越便捷,每当有大事的时候,更是紧急加印,第一时间让邸报刊发。

  朝廷为前朝最为盛名的两位相公盖棺定论,这等大事苏轼自然不会错过,立即加急刊印邸报,刊发天下。

  “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本意为好,成效斐然,然操之过急,有害民之举,七分功三分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医相,大宋医相最新章节,大宋医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