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217【蒸蒸日上】(2/3)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2-12 05:13:10
  

  刘魁是李宝的小舅子,年纪尚幼,啥都不懂,就坐那儿听哥哥们吹牛逼。

  朱家的新宅子,背靠山脚而建,如果算上柴房,拢共有十二间屋子,普普通通的地主宅院。

  严大婆吩咐佣人搬抬行李,把客人的房间也安排好。

  朱铭屁股还没坐热,田二、田三等人,也带着老婆来拜见。

  他们掌管着村中各种事务,朱铭随口问起,又出言勉励,赏赐各种小物件——都是从东京带来的,汉中这边买不到。

  男人们聊得差不多了,郑元仪牵着小孩过来。朱国祥的女儿一岁多大,刚刚学会走路,但走得不太利索,需要大人护着才行。

  宋徽宗赐的破名字太生僻,从来没有使用过,另取了个小名叫“安安”。这属于宋代女子惯用的小名,有平安长大的意思。等今后及笄或出嫁,再正式取字,到时候以字为名。

  在此之前嘛,可以唤作朱安安。

  对宋代社会了解越多,朱铭就严重怀疑,李清照可能不是闺名,而是及笄后姓李字清照。

  女子待字闺中,待的就是那个字。

  “叫大兄。”郑元仪双手扶着小女孩腋下。

  朱安安瞪大眼睛看着朱铭,似乎有些害怕,又带着几分好奇。

  朱铭笑道:“给我抱抱。”

  郑元仪抱起小孩交给朱铭,笑道:“安安真漂亮,生得像个小瓷人儿。”

  朱铭刚接过手,小女孩就哭起来,朝着沈有容张开双臂:“妈妈,妈妈……”

  爸妈之称远早于爹娘,符合婴儿的发音习惯。

  宋人更习惯于称呼爹妈,而不是爹娘。(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今人呼父曰爹……岂唐人又称母为阿八?今人则曰妈。)【1】

  【6】

  【6】

  【小】

  【说】

  郑元仪连忙把安安抱起,哄了几下终于消停,笑着说:“大兄吓到安安了。”

  田二妻子坐在边角,好奇问起东京的风俗事物。

  郑元仪说道:“东京百姓多烧石炭,少用木柴和木炭,大郎还做成了探花炉、探花煤卖予他们。”

  张广道的妻子江二娘问:“石炭是怎模样?”

  郑元仪解释说:“就是黑色的石头,能燃烧起来。”

  村里的女眷纷纷惊叹,觉得东京就是不一样,连生活做饭都用石头。

  又聊起许多物什,说到相国寺经常有上万人玩耍时,田三妻子突然问:“恁多人逛庙会,茅房不够咋办?”

  郑元仪捂嘴一笑,说道:“东京城里有许多茅房,给钱就能进去。相国寺还有大茅房,占地足一亩,分男间和女间。里面有熏香,每日打扫,半点也不臭。还有炭炉生火,冬天也不冷。上方悬着竹竿,唤作净竿,衣服、口袋、篮子皆可挂在净竿上。还备有热水净手,放着皂角等物。进去之后,先要脱鞋。地面铺有木板,每日擦拭,不染灰尘。”

  村里的妇人啧啧称奇,进茅房先脱鞋,里面得多干净啊。

  事实上,朱铭第一次进相国寺的高档厕所,也被里面的情况给吓了一跳。

  除了没有自动冲水系统和厕纸,跟现代厕所几乎没啥区别,就连蹲位两边的隔板都齐备。

  嗯……收费挺贵的,穷人只能去普通厕所。

  江二姐笑道:“若是朱相公把娘子接去东京,沈娘子也能享用那般大茅房咧。”

  沈有容哭笑不得:“茅房有甚好享用的。”

  田二妻子接腔:“脱鞋进去也不脏的茅房,怕是连洋州都没有,不是享受是什么?”

  朱铭有些无语,这帮老娘们儿,关注点咋那么奇特?

  当晚宴饮自不必说,翌日起床,朱铭召集村里的干部开会。

  名义上的村长依旧是朱国祥,沈有容代行村长之职,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其实由张广道和余善微帮着出主意。有人管教育,有人管制茶,有人管外贸,有人管水利……都是朱国祥安排好的。

  跟官府一样,村里统计的是户数,共有五百余户,算上小孩儿已突破两千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