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贵婿 第三百零九章 万事俱备(1/2)

小说:逍遥小贵婿 作者:堵上西楼 更新时间:2023-12-18 12:37:11
  宁知易离开了梅园才忽的想起正事没有做。

  他坐在马车里仔细的想了想,发现当下赚银子这事才是正事!

  至于那些官员们的牢骚……本宫不听就不存在!

  明日,关闭东宫之门!

  他摸了摸袖袋,里面有一张纸,纸上是李辰安写给他的减肥计划。

  这……真的有点难!

  但为了银子,为了往后的千秋大业,宁知易牙齿一咬,脸上的肥肉一抖,本宫定要坚持下去!

  太子回了东宫,李辰安依旧坐在画梅轩,独自一人品着茶,又仔细的梳理了一遍接下来的所有计划。

  对太子说的那些话,他不是无的放矢。

  而今他和二皇子宁知行之间已是水火不容之势。

  宁知行想他死,他同样想要在双蛟山里要了宁知行的命。

  那位三皇子年岁还小了一些,至少从目前看还是个边缘人物。

  所以,他需要扶持一个对自己长期有利的人,而忠厚仁慈的太子殿下,显然是最好的人选。

  至于让他减肥,这其实并不重要,所考验的也就是他是否有成大事的毅力罢了。

  对太子说的那些赚银子的产业,这绝不是假的。

  李辰安希望能够和这位太子联起手来,等双蛟山之事结束,在肃清庙堂之上的那些污秽的同时,他想要着手于自己所擅长的商业。

  而今宁国的商业,基本上可以说是全行业凋敝。

  通过从皇城司的那些情报所了解,宁国和周边的那些国家相比,这二三十年来倒退了许多,甚至连刚建国不久的大荒国都不如!

  这里面有许多原因,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商业秩序的崩溃,是各级官吏对商人们的盘剥导致了他们失去了经商的热情。

  大商人开始收缩产业,中小型商人而今就守着自己的那点营生,根本提不起继续扩大的兴趣。

  而行商更是艰难。

  不仅仅是途中的盗匪,还有各城池巨额的商税。

  当然,日子最好过的是宁国的六大氏族。

  五大国公府其中四个,再加上江南商氏,安南曲氏,他们才是宁国最大的财阀!

  程国公府掌握着宁国的四大马场。

  齐国公府掌握着宁国最多的银号,比如最为有名的八福钱庄,就是齐国公府门下的营生之一!

  燕国公府则手握宁国五大矿山,几乎占据了宁国七成的铁器冶炼份额。

  骆国公府则控制了宁国六大盐场,这其中就包括了位于蜀州荣县的贡井盐场。

  只有一个怀国公府而今已衰败,原本手里掌握的漕运,而今已被商丞相的后人,江南商氏所接管。

  江南商氏仅仅百年,极为低调,但在皇城司的卷宗里,它凭着江南丝绸和漕运,而今已成为了六大氏族之一的存在。

  至于安南曲氏,这个家族原本在墉国的时候就是墉国第一望族。

  卢战骁伐墉,据说曲氏族长居功至伟。

  故而卢战骁灭了墉国皇室满门,曲氏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还得到了墉国皇室最好的茶山。

  这些氏族的存在是历史中的必然。

  他们依附于皇族,为皇室立下了汗马功能,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看来,那是他们应得的。

  但他们垄断了这些最赚钱的营生,偏偏这些营生还不用给国家缴纳税赋。

  他们赚取了整个社会一大半的钱财,国家的税赋却需要老百姓小商人去分摊。

  这,不公平!

  但李辰安至少目前并没有本事打破这种垄断之局面,他唯有另辟蹊径——

  比如,借着太子殿下的手,也去占有一处矿山或者盐场。

  再凭着自己知道的那些技术去提升产量改良商品,以更好的品质,更低廉的价格去抢占市场,而后慢慢的将他们击败!

  这第一刀,当从骆国公府的盐场开始。

  他喝光了杯子里的茶,双手撑着膝盖站了起来,也望向了窗外。

  看了个寂寞!

  那些梅树的叶子已经枯黄,甚至铺满了梅园。

  而后……它那些光秃秃的枝干上才会结出花骨朵儿来,直到一场冬雪的来临,它们才有那傲雪的花开满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逍遥小贵婿,逍遥小贵婿最新章节,逍遥小贵婿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