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提供了技术,后面的事情就教给墨家的人去做。

  耗费多年的时间,他们总算是弄出来了可用的玻璃,在这个时代叫做琉璃。然后又不断的打磨再打磨,损毁无数之后,终于是弄出了此时霍去病手中成色最好的这个。

  嗯,玻璃作坊也是大汉的国企,很快就会大规模铺开生产玻璃制品,从而为大汉朝廷再度增加一条财源。

  “这一战去了好好打。”

  李云泽嘱咐道“打赢了回来,就给你封侯。”

  信心满满的霍去病当即询问“陛下准备给我封什么名号?”

  “你想要什么名号?”

  “要威风的。”霍去病当即表态“与众不同的那种。”

  “倒也不是不行。”李云泽打量着他,出声说道“不过你得打出让人信服的战果来。”

  “喏!”

  霍去病十六岁生日这天,李云泽设坛拜将,赐予霍去病将军印,虎符,圣旨诏书等物。

  随即这位年轻的将领,就翻身上马,在马上向着李云泽行了一礼“陛下,臣去了!”

  李云泽颔首点头,挥了挥手“去吧!”

  大群骑兵浩浩荡荡的汹涌而去,出了长安城直奔上林苑,与在那儿集结的兵马汇合。

  看着霍去病离去的背影,李云泽轻声低语“等你得胜归来,朕就封你为冠军侯!勇冠三军,天下无双!”

  “若是你没回来,那朕就亲自领兵,出塞荡平胡种,为你报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储备,再加上大汉子民与来自世界各地苦工们的劳作,此时的大汉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拿骑兵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推广,牧马监能够为军中提供的军马,数量何止数十万。

  而且经过一代代的优生优育,以及充足的饲料喂养,这些军马一个个都是又强壮又有耐力,成为了骑兵的重要助力。

  武器装备方面,向来都是被当作重点培养目标的骑兵,基本上已经普及了半身甲。

  戴着铁盔,穿着半身甲,手持骑枪,背负弓弩,马背上还悬挂着盾牌,锤斧链枷马刀等备用兵器,毫无疑问的全副武装。

  后勤供应更是充足到足以让匈奴人情绪失控,嚎啕大哭的程度。

  出行之后,携带喂养马匹的饲料,全都是以大豆压榨后的豆渣,参上碾碎的宿苜与粟米,再撒上精盐与鸡蛋,充分搅拌后制作的饲料。

  这种东西,以往的时候,黔首们过年的时候都吃不到。

  至于骑兵们吃的东西,更是无限向着游牧部落靠近,以奶酪与肉干为主。

  李云泽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不仅仅是只养马而已,牛羊养的更多。

  装满了加了糖的奶酪,用盐腌制的肉干的粮食袋足有十余袋之多,专门用一匹驮马来驮运。

  至于士气方面更加不用多说,汉军将士苦盼打仗已经很多年了。

  打,而且还得大打,打到天崩地裂最好的那种。

  多年积攒修炼内功,此时此刻终于是到了爆发出来的时候了。

  霍去病先是在上林苑汇合了羽林军,之后一路西行去往陇西郡。

  麾下数万大军早就已经分批出动,霍去病这儿是最后出发的。

  毕竟虽然道路交通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也还没到能够一次性容纳数万大军一起通行的程度。

  这种规模的行军,那都是分批前行,各自按照规定的时间抵达规定的地点。

  正所谓延误军期,指的就是这种没能按时抵达的。

  这一路上遇到郡县集镇皆过而不入,全军各部不是在赶路,就是在赶路的路上。

  霍去病第一次带兵出战,自然需要立威,谁敢在这个时候耽搁军期,必然是会被拿来吓唬猴子。

  一人五匹马,三天六百里,五天一千里。

  第七天的时候,霍去病就带着羽林军抵达了令居塞(兰州)。

  这一路上因为急行军,而折损了不少的马匹。

  不过没关系,少府在令居塞这儿有整个大汉此时规模最为庞大的牧马监。

  令居塞周围诸多的马场内,圈养着至少十万匹以上的马儿,随时可以提供数万匹马作为军用。

  霍去病也不含糊,稍稍修整了两日,从各处马场索来了三万匹马,分配各部之后就再度踏上了征途。

  过了令居塞就是黄河,大汉在这儿建有横跨黄河的浮桥。

  数万骑兵与数量更加庞大的驮马群,浩浩荡荡的渡过了黄河。

  在河对岸,入目所见就是巍峨壮丽的祁连山。

  山脚下,则是一望无际的翠绿草原。

  牧民们赶着一群群的牛羊,悠然的在草原上晃悠。

  等到大地开始微微颤抖的时候,牧民们这才惊慌失措的见到了,宛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汉军骑兵!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