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敖在公文里说,他接到命令后就从济北国北上,先行进入了燕国境内,等待致都与卫青的兵马汇合。

  可他率兵进入燕国境内没多久,就遇到了溃散的郡兵,询问之后得知,燕王刘定国出蓟城直趋右北平,与匈奴大单于里应外合破了右北平的几处关隘。

  匈奴人宛如潮水一般的涌入燕国各地,疯狂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地方郡兵猝不及防之下,被打的大败溃散。

  至于说各郡边境上的长城军团,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都是在固守自己的防区。

  这种引寇入境的做法,真的是激起了众人的怒火。

  众校尉司马喝骂之下,纷纷向着卫青请战。

  冷静下来的卫青,却是没有急着带兵出太行,直奔燕国而去,而是转身去看地图。

  他的兵马此时的位置已过上党郡,正在太原郡境内。

  随着李云泽入长安城登基称帝,之前的中山国自然也是随之除国,划分为各处郡县归朝廷直辖。

  研究了一会地图,卫青心中迅速有了决断。

  “诸位。”

  卫青将众人召唤到了地图前,伸手指在了长城上“本将有意出奇兵,北上代郡绕行上谷,渔阳至右北平,断匈奴人之退路!”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这就是当初天子破军臣单于的翻版呐。

  总有人喜欢说,打仗的时候循规蹈矩不敢创新,都是按照以往的老经验在打仗。

  可老经验之所以被称之为经验,那是因为经受过成功的考验。

  战场上风云突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遵循成功的经验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至于说那些标新立异的出奇制胜,的确是有的,可千年战争史下来,成功的能有几何?

  众人纷纷应声赞许,表示后将军所言甚是,就该这么打。

  下定决心的卫青,当即派出使者去给公孙敖与致都送信,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蓟城,绝对不能让这座北地大城落入匈奴人的手中。

  失陷名城的罪名,那是真的能要命的。

  随即又派出了一波使者,给燕国各郡郡兵下令,让他们谨守地方与入寇的匈奴人作战。

  还派出使者,给燕国附近的常山,河间,清河等地送信,告知燕国之事,让他们做好戒备工作。

  安排完了这些,卫青就干脆利落的扔下了随行的民夫,带着全军开启骑兵机动奔袭模式。

  正常情况下的行军,骑兵的机动速度甚至不见得比步卒们更快。

  可一旦开始不顾及损失与代价的长途奔袭,那就是三天五百里,六天一千里了。

  当然了,卫青选择的路线山路众多,很难做到这等程度,可也绝对是飞速疾驰。

  按照汉军出征的传统,在正规军的营地附近,都会聚集着一大群跟随而来的民间武装。

  这些人多数是以地方游侠,落选的良家子,勋贵家中不受待见的儿子等组成。

  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跟着正规军去打仗,凭借战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次跟着卫青大军而来的各地民兵,人数足有上万之多。

  而这其中,有一人被众人共推为领头人,都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李公!”

  正坐在火堆旁喝着小酒,吃着烤肉的李广,见着有人急匆匆的跑过来,就笑言“坐下吃酒。”

  “李公!”来人急的跳脚“吃不了了,卫青的兵马已经快马出营走了!那些民夫全都被直接遣散。”

  李广,曾经官至郡守,未央宫尉的大汉将军。

  可惜长安宫变的时候,被王娡等人设计陷害,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按照汉律来说,本该直接砍了的。

  可李云泽仁慈,念他乃是无心之过,就饶恕了他的死罪。

  之后李广家中变卖了家产,缴纳罚金免去了他的活罪。

  不过虽然人放出来了,可家产却是没了,而且多年奋战的战功爵位什么的,自然也是没了。

  对于李广来说,他打了一辈子的仗,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

  好在有朋友们接济,倒也没太过于落魄。

  等到卫青大军出征,李广立刻就带着家人朋友们一路跟随,希冀着能够靠战场上博取军功而重回军中。

  得知卫青大军急行军出发,甚至连民夫都没带上,李广立马明白这是有大事发生,急切的奔赴战场而去。

  他迅速起身,抬手摸了把嘴上的油光“召集弟兄们集合,大战就在眼前!”

  一众民兵们迅速集结起来,跟着李广去追卫青的大军。

  这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民兵们,或许还不清楚,李广最为神奇的本事,叫做迷路。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