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让杨国忠用重金去收买王欢喜,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欢喜此时正是神武门的守将!

  李三郎通过兵变干掉了武氏与韦氏之后,有感于玄武门在百年之内接连爆发四次政变,所以将其改名为神武门。

  原本历史上在改名之后,的确是没有再爆发过玄武门兵变,只不过这次李云泽来了,估计会改写历史。

  “此事非常重要。”

  李云泽沉声嘱咐“务必要保密外加小心,绝不可让旁人知晓。”

  杨国忠神色略显慌乱。

  他又不傻,当然知道收买玄武门的守将意味着什么。

  心慌意乱之间,猛然间对上了李云泽那似笑非笑的目光,一瞬间就清醒过来。

  他的身家性命,已然是捆绑在了东宫这儿,无论是做什么都要以东宫为主。

  无论太子想要做什么,自己都只能是拼命的支持。

  “殿下放心!”

  回过神来的杨国忠,当即拍着胸脯担保“臣一定办到!”

  要说治理国家,杨国忠是真不行。

  可若是拉人下水,他绝对是专业的。

  李云泽安排他去做这事儿,也算是知人善用了。

  除此之外,对于李云泽来说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收揽人心。

  文人名仕们无需多言,安排气氛组组长李白,整日里带着他们吃喝玩乐写诗作赋就行。

  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军士们的人心。

  想要收揽人心,除了和颜悦色的礼贤下士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给予实际上的好处。

  自古以来人心都是很现实的。

  有好处的时候自然是跟着你干,哪怕是去打仗都行。

  可若是没有好处,那就不好意思了‘你丫贵姓?’

  所以李云泽优养甲士,不但经常给予赏赐,日常生活的时候也是酒肉管够,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给提升起来。

  当然了,这其中的花销自然是巨大的。

  就像是高力士将此事禀报给李三郎的时候,这位皇帝只是无所谓的笑“东宫定额支取,够他用几天?”

  东宫的各项开支都是有定额的,李云泽擅自提高待遇,那就需要有相应的支出。

  钱就那么多,提前花光了那就自己去解决,反正皇帝是绝对不会掏钱的。

  到了那时候,之前被优养的军士们,立马就会心生怨念。

  所以李三郎对此那是毫不在意。

  甚至于李云泽派人去征召边军充实东宫的事情,他也只是摆摆手就过去了。

  还是那句话,没钱你养不起。

  之前的东宫人马基本上都被清洗了,李云泽需要重新招募人手。

  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各府上番入值的府兵里挑选,可李云泽却是知晓,这些来自内陆折冲府的府兵们,早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府兵了。

  百年前的府兵那都是良家子,从小习武甚至能够自备兵器马匹等。

  无论是军心士气还是实战能力,都是极为出色。

  现在的大唐,随着土地矛盾愈发尖锐,随着地方百姓生存艰难,已然很少有所谓的良家子了。

  尤其是内陆的折冲府,甚至出现了花钱替代上番入值的事情。

  来的不是面有菜色的贫民,就是被雇佣来的街溜子。

  这些人,李云泽肯定是看不上的。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府兵制度的崩溃,唐军之中吃空饷的现象急速爆发出来。

  上番入值的兵马说是来一千人,实际上或许只有六七百,甚至可能更低。

  此时的大唐,真正可用的兵马,只有常年打仗的边军,以及大规模招募的胡人。

  李云泽自然不可能去用胡人,所以他安排李嗣业与封常清带着人手与财货,去往边地招募真正能战的边军充入东宫禁卫。

  做了太子之后,就不能像是亲王时期那边悠闲自在,想去哪儿玩乐就去哪儿。

  太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上朝。

  美其名曰,是观政实习。

  而实际上就是去发呆站着,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都轮不到太子做决断。

  春秋以降,秦汉以来的朝臣都是坐着,与大王皇帝算得上是面对面。

  到了唐朝这里,除了皇帝赐座之外,其余大臣都是站着的。

  再以后的话,那就开始跪着了。

  到了鞑虏那儿,甚至演化出来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甚至为此还形成了一门跪拜的学问,真心是把当奴才给当绝了。

  上朝对于李云泽来说,那是驾轻就熟。

  每天安静的待在那儿做个雕塑一言不发,安静的等待着下朝就是。

  轮不到自己做主的时候,那就别说话!

  PS:拜谢书友遇上方知有!的100点打赏支持,感激不尽,拜谢!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