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能力的大规模提升,才是保障后勤供应的根基所在。

  唐军用更少的民夫,能够运送远比以往多的多的各类物资。

  有了充足的保障,唐军打仗的时候势如破竹也就没什么好意外的。

  而且最近军中流传最广的消息,就是修建铁路的事情。

  许多人都曾经做过长安城到胜州的铁路,自然是知道那恐怖的机关兽一旦发动起来,其运输能力是何其的可怕。

  很多人都在说,若是铁路修到了战场上,那真是想输都难。

  在众多叨念着铁路的人之中,侯君集就是最上心的一个。

  所谓高昌国,其实就是吐鲁番。

  从长安城到这儿,漫漫长路何止数千里。

  侯君集带着大军从长安城出发,先是抵达了兰州,在兰州这儿与李靖分兵,李靖去打吐谷浑,侯君集则是继续一路向西到了西宁。

  过了西宁,沿着浩瀚无垠的西海(青海湖)行进,一路走过众多杂胡部落的聚集地,然后到达了张掖。

  张掖这儿距离长安城已经是极远了,可距离到高昌国却还是不到一半的路途。

  在张掖这儿略作修整,大军继续西行抵达嘉峪关。

  这个时候在吐谷浑这儿,李靖已然打垮了伏允可汗的主力,正在追的这位可怜的可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侯君集还在艰难的行军之中,一路路过众多知名的与不知名的小国城邦以及各种部落,真的是赶路赶到让人绝望的程度。

  到瓜州,过敦煌,出玉门关,再通过星星峡,唐军将士们感觉两条腿都要走断了的时候,可算是抵达了高昌国的境内。

  这个时候满脸风霜之色的侯君集,接到了后方长安城发来的一封电报。

  不是什么重要的军事命令,而是一条通传前线的重要活动。

  大唐皇帝,草原部落的天可汗,西域诸国的保护者,占城南洋等国的支配者,万民敬仰的李二,带着伏允可汗颉利可汗等一众贵人使者们,乘坐火车从长安城出发,前往胜州过大河与

  草原诸部落会猎。

  见着这份电报,侯君集心头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铁路为什么要修到胜州去。”侯君集的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为何不修到高昌这儿来?哪怕是修到玉门关也可以啊,实在不行修到敦煌也好啊。”

  实际上侯君集觉得,就算是修到兰州,让他少走一段路就很不错了。

  心头有火气的侯君集,很快就拍发了一份电报给李二,啰啰嗦嗦了好大一篇文章,丝毫不顾及一个字要缴纳五百文的天价费用,其唯一的要求就是把铁路给修到西域这儿来。

  跋山涉水几千里路的过来打仗,真踏马的受不了了。

  若是没有铁路也就罢了,根本没有这份念想。

  可明明有铁路却是用不上,心头这个气啊。

  电文转瞬之间就跨越了数千里的旅途,来到了皇宫之中的一处秘密之地。

  戒备森严的电报室内,侯君集的电文被翻译出来,很快就有密使在宫禁的护卫下,急匆匆的出宫去找皇帝。

  身为马上皇帝的李二,对于战事非常关切。

  早就已经明言过,但凡是有前线发来的电文,无论是什么时间地点,哪怕是他在跟妃子们敦伦,又或者是在出恭都得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他的手中。

  密使不敢怠慢,快马加鞭的冲出长安城赶到火车站。

  运气不错,李二的专列刚好是缓缓开出。

  拿着金牌的密使冲过警戒圈,跑上站台一路追着火车跑。

  这个时候的火车速度很慢,举着金牌的密使被站在车厢门口,负责安保工作的常何拽了一把,直接拽上了火车。

  “高昌前线十万火急电文!”

  这话一出,专门为李二打造的车厢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密使。

  面色沉了下来的李二,接过电文打开浏览。

  片刻之后,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

  车厢内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缓和下来。

  “无甚大事。”李二笑呵呵的将电文递给了正在看书的李云泽。

  看过电文,李云泽也是笑了“真敢说啊,把铁路修到高昌去,杜公把绲裆绔(裤子)当了都拿不出建设费来。”

  一旁的杜如晦苦笑连连,他这个户部尚书现在一听到要花钱,就头疼的厉害。

  “铁路还是要修的。”

  李二略作沉吟“为了确保西域长治久安,铁路一定要修过去。至于钱不够...”

  说到这里,李二看向了杜如晦。

  这一眼真是把杜如晦给看的手忙脚乱,急忙侧头看向车窗外,假装没见着。

  李二也是笑了,不过话语却无比的坚定。

  “当了裤子也要修!”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