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军力部署,是将主力集中在了长安城四周。

  若是铁路真的像是李云泽说的那样神奇,那无论是哪里发生了战事或者叛乱,他都可以从容的将主力军团通过铁路快速调动前往目的地作战,从而将影响与损失将到最低。

  身为马上皇帝的李二,最看重的就是与战争相关方面的东西。

  说是要尽快动身,可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

  将剩下的占城稻种子从船上运下来,安排好人手认真照顾播种,期待着粮食丰收的奇迹能够上演。

  还有将如山似海一般的香料给运下船,装入各处仓库之中并且严加看守。

  各家都有人手等候在扬州城这儿,大家还要坐下来把东西给分配好。

  当然了,之前约定好给随船众人的香料奖赏还有工钱,自然也是要提前结清。

  除此之外李云泽还去看了长孙无忌都建扩大的船坞,动员工匠们将大海船一一驶入船坞内保养。

  事情很多,一直忙碌了大半个月才算是交代妥当。

  后续的工作都交给了长孙无忌,李云泽带着一众纨绔与各府的家将随从们,快马加鞭原路返回,直奔长安城而去。

  这种策马疾驰的长途旅行对于李云泽来说毫无压力可言,而且这次也不去等掉队的人,仅仅十余日的功夫就已然回到了长安城。

  得知消息的李二,急匆匆的赶到了李家庄。

  半年多未见,李二的小胡子越来越长,有着向大胡子发展的趋势。

  “今年的春耕都结束了。”李二没去问香料的事情,而是专注的打探铁路的事儿“你与那些人的约定,可没剩下多少时间了。”

  “早就安排好了。”李云泽回应的非常干脆“只要陛下这边人手充足,很快就能开始。”

  听闻此言,李二下意识的眯起了眼睛。

  虽然早就亲眼见识过李云泽的诸多神奇手段,可听到他真的能够拿出一万万五千万斤的精铁,用来铺设铁路什么的,李二依旧是难以彻底掩饰心头的惊骇。

  那可是整个大唐二十年的产量!

  李云泽准备的东西,自然是从现代世界弄来的。

  他是从某铁公司,购买来的足够数量的报废铁轨与枕木,以及诸多配套设施备件什么的。

  价格方面也很便宜,近乎于收废铁的价格。

  实际上这种事情在现实之中很难出现,因为哪怕是收报废的铁轨什么的,也得是专门的人才能有资格去收,也就是有门路的人才行,随随便便就想要去收铁轨当废铁处置什么的,基本

  上就是白日做梦。

  李云泽之所以能够办到,而且办的非常轻松,很明显是某铁公司得到了明确的指示。

  毕竟他没给那啥扣,也没有走什么门路找什么关系,却是能够拿到数万吨的报废铁轨,没有直接指示怎么可能。

  他大致也明白自己暴露了,毕竟身处于科技时代里,屡屡大规模转移诸多物资,不可能抹去所有的痕迹。

  不过既然那边不主动挑明,他就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至于说什么时候敞开天窗说亮话,等挑明了再说。

  李云泽自己提前接受了相关方面的培训,之后就是培训大唐的聪明人,都是李二精挑细选出来,能读会写的精英。

  这些人在培训之后都将成为工头,带着出徭役的民夫们开工干活。

  等到培训结束,从长安城通往胜州的铁路正式开工。

  哪怕是使用了几十年之后报废的铁轨,其质量依旧是过硬。

  用李二的话来说就是,拿去融了做铁甲都是宝甲。

  开始的时候自然是各种麻烦不断,各种错误层出不穷。

  不过没关系,这本就是熟能生巧的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毕竟又不是建高铁。

  只要能跑三四十公里每小时的火车就行,技术含量真不高。

  春耕之后正是农闲的时候,李二得以动用大批的人手出徭役来做工。

  而且李云泽不但支付工钱,还满足所有人的一日三餐,民夫们的干劲很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修建速度很自然的就提升起来。

  北上的第一站选择在了云阳,这一段最难的就是在渭河上建桥。

  唐时关中之地的水土流失还没有那么严重,各条河流的水流量充足,河面也很宽。

  像是渭河足有一百多米的宽度。

  渭河上是有桥的,只不过那是木桥,不可能承受的了火车通行。

  李云泽早早的就将相关资料交给了现代世界的专业公司,通过他们去订购相应的配套设施与各种部件。

  开工之后运过来施工建设,甚至还动用了许多工程器械。

  这条铁路的主要意义是用来展示与培养工人,等以后大唐再建别的铁路,那就要立足当地了。

  昂撒强盗们能够做到的事情,没道理大唐做不到。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