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第二十六章二打董家堡(2/2)

小说:伐明 作者:林泉隐士 更新时间:2022-06-02 02:17:40
  

  董乡绅昨日打回董家堡之后,对待百姓就更加变本加厉,凡是帮助下山虎军守城的士兵,全部定为从贼之罪,家中田土都被董乡绅吞没,父母亲族也发卖为奴,通过这样的搜刮,董乡绅的田土又多了三千余亩。

  尽管董家族人损失惨重,但是除了董文轩之外,董家嫡系之人,几乎全部在京师董文生门下,下山虎攻破董家堡后,斩杀的董家族人大部分都是远支,如今损失了一些远支族人,但是却换回三千亩良田,董乡绅也认为非常合算。

  就在董乡绅暗暗得意之际,只见一个家奴慌乱的跑来,心急火燎的叫道:“老爷,不好了,就在刚才,又有一百多流贼跑来,看上去就要围攻堡墙。”

  董乡绅慌忙跑了出去,见刘宣等人列着军阵,一拍大腿哭诉道:“如今这是个什么世道,前几日刚刚经历了破家之灾,今日先是有官军兵变,好不容镇压下去,又来了悍贼攻袭,我们董家,一向是良善之家,为何老天如此薄待于我。”

  “这些可恶的贼寇,为什么不在家饿死,不做朝廷的良民,非要起来造反,成为强盗流贼,如果这些贼人,有一天落在我的手里,一定要杀他们个鸡犬不留,断子绝孙。”

  遇到危急关头,董乡绅的表现比张县令,周县丞都好上许多,他召集家丁,让他们拿着鸟铳,在城墙垮塌的地方排队列阵,如果能打出贼寇,自然一切好说,如果被贼寇从新攻入堡内,他也能尽快寻找后路。

  董乡绅心中来了一股狠劲,大声疾呼道:“值此危难之际,才能显出大家的忠诚,凡是斩杀贼寇一人,赏白银三两,水田一亩,斩杀贼寇勇士者,赏白银十两,水田三亩,杀贼寇头领者,赏赐白银五十两,水田三十亩,我还要哀求我那在京城的侄儿,保举他去入了官身。”

  董家堡的壮丁听到赏赐如此丰厚,顿时士气大振,众人抄起武器,乱哄哄的登上了堡墙,而二十个骨干家丁,却手持鸟铳,列阵在堡墙缺口之处。

  眼见距离缺口还有八十步,董家堡的乡军纷纷点起火绳,开始放铳,这时的鸟铳,因为铸造工艺的关系,往往精度不佳,在八十步外想打中敌人,几乎全靠运气。

  董家堡的乡军这一次运气不错,居然打中了两三人,刘宣见士兵有些惧怕,阵型稍微有点松动,大呼一声:“谁敢后退,休怪老子的刀子不认人,火铳临阵从来不能放三发,只要再挨过一轮,董家堡仿佛脱了衣服的小娘,还不是任我们享用。”

  刘宣指挥着鼓手,稍微放慢了脚步,在距离城墙四十步时,董家堡的铳手又放了一轮火铳,这一次,尽管距离更近,但是运气还不如上一轮。

  加上董家堡士兵情绪紧张,又是一伙乌合之众,放铳伤敌全靠运气,居然只打伤了一个士兵。

  眼见董家堡壮丁大部分打出了弹丸,刘宣大呼一声叫道:“兄弟们,董家堡城破在即,大家随我冲锋。”

  刘宣话一说完,李旭升的一哨士兵再也维持不住阵型,乱哄哄的朝城墙缺口处杀去,刘宣摇了摇头,对于这些士兵糟糕的素质失望不已。

  反倒是顾世虎手下的两队官军,在白富贵,杨守义的率领之下,还能维持着阵型,让刘宣眼中有了几分笑意。

  在明末时期,因为制造的工艺问题,鸟铳发射时间较长,操作的步骤繁多,居然有十个步骤,常常几分钟才能发射一发,这样的射击频率,火铳如果数量较少的话,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弹幕。1

  刘宣带领着手下的士卒,趁着董家堡士兵装填铅弹之际,一拥而上,冲到了董家士卒的前面。

  注释1:明朝鸟铳的射击过程,据赵士桢的传授,可分为以下步骤: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这时即以准备完毕,射手处于听命待发状态。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

  戚继光在《戚继光兵法》中记录了使用火绳枪的10道工序。而在欧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盖耶出版的一卷图示《武器练习》,对火绳枪的开火步骤进行了描述,共分为25个步骤。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伐明,伐明最新章节,伐明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