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第一章两脚羊(2/3)

小说:伐明 作者:林泉隐士 更新时间:2022-06-02 02:17:40
  

  刘宣很快就凭借心狠手辣,以亡命之徒的身份在榆林城出头,然后渐渐发迹,在他二十岁时,疼爱他的母亲也因为吸毒过量而死。

  刘宣发迹之后,为了结交上流社会,也收起了小混混姿态,打扮的温文尔雅,穿起了一丝不苟的西装,带上了没有度数的金边眼镜,为了附庸风雅,也开始读起书来。

  刘宣刚开始读书,也真是度日如年,比与人拼死搏命还要难受,但是为了结交名流,只好勉强为之。

  三四年之后,刘宣居然从新喜欢起读书来,尤其是喜欢历史类书目。

  因为读史可以以史为鉴,对于刘宣这种依靠贪官生存,需要揣摩官场动态的江湖人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二十四史中,刘宣几乎全部读过,虽然不能说熟读经史,但是也算是一位有些国学功底的文化人了。

  在二十四史中,刘宣最喜欢晋书,因为晋书中到处都是阴谋诡计,这对于刘宣来说也是最有用的。

  对于穿越过来的明末,刘宣反而谈不上多么精通,明史质量最差,由清朝奴才文人所撰写,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破烂文字,曲解篡改真实史料,仿佛垃圾一般,刘宣也没有细读,只是稍微有些了解。

  反倒是顾城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刘宣曾经认真阅读,对这一时期,也稍微有些了解。

  就在刘宣侧耳倾听之时,一阵吵杂声从寺庙外面传来,庙内的几人慌忙站起,乱糟糟的寻找着自己的兵器。

  这些兵器非常杂乱,既没有盔甲,也没有弓箭,像火铳这类高级兵器,就更没有了,甚至连寻常的刀剑,也只有一柄,掌握在看上去最孔武有力的汉子手中,剩下的几人中,居然大部分拿着一些带铁的农具。

  一阵阵凉风吹来,小小的破庙中涌进来十几位大汉,这些大汉看起来体格不错,不像前面几人那样面黄肌瘦,身上的兵器也稍微好一些,虽然没有盔甲,但是却有两张制作精良的弓箭,手里面拿着也是长矛刀剑,没有一件农具。

  为首一人三十多岁,长得浓眉大眼,方方正正,脸上带着一些沟壑,看上去像是饱经风霜之人。

  此人排开众人,席地而坐,从随身的口袋中拿出一张脸盆大的高粱饼子,穿在木棍上烤了烤,拔出了匕首,小心的切开,然后分给了众人。

  刘宣眼睛尖细,从分饼的过程,就看出了这伙人的地位不同,中年汉子分的最多,差不多能吃饱,那身体强壮的十多人,就差了不少,应该能混个半饱,最后的七八位,仅有那么三五口,只怕是仅仅能够维持性命。

  中年汉子长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众家兄弟,大伙跟着我,长的已经有*年,短的只有十天半月,大家伙落草为寇,一向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如今陕北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灾荒遍地,民不聊生,商旅绝迹,大家的日子也就更加艰难,今日这块饼,就是我们最后的口粮了,如今这天下,贪官残暴,阉人横行,破家灭门者数不胜数,大家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落草为匪。”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四路进军,要剿灭建奴,然而杨镐昏聩,致使三路溃散,我下山虎本为官军百户,食天子俸禄,也曾奋勇力战,然而大势已去,只好随众西行。”

  “奈何河南巡抚张我续,道台王景心怀不轨,在孟津设伏,斩杀我等兄弟多人,兄弟我万般无奈之下,走山西,入延绥,回到了榆林老家,只好落草为寇,十年过后,当年一起落草的二十多位兄弟,如今却只有一半了。”2

  中年汉子心中悲苦,正要接着往下说,只见一个罕见的壮汉上前一步,双眼含泪,高声叫道:“哥哥不用多说了,大伙既然让哥哥当了头领,我杨四宝这条命就卖给了哥哥,刀山火海,万死不悔,一切都由哥哥做主。”

  中年汉子心中有些欣慰,摘下腰间的水囊,狠狠的喝了一口凉水,高声叫道:“如今这世道,粮食银两都在大户人家手中,方圆百里之内,只有董家堡最富。”

  “董家老爷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听说已经是四品京官,这些年来,董家横暴乡里,田土已经不下万亩,白银不下万两,我等都是亡命之人,本就贱命一条,今日夜间,就去董家堡抢一票,如果成了,就能多享受几天荣华富贵,如果败了,也不过一死而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伐明,伐明最新章节,伐明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