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湿刻法,我们决定押宝下一代的光刻机技术将会采用浸润式技术。”徐端义说道:“林,我们给你发展的舞台,你愿意来当技术顾问吗?”

  “什么?”林本坚睁大了眼睛:“你们看上了我的研究路线?”

  “是的。我们还认为,干刻法将会被淘汰,以后的光刻机都会是湿刻法的技术路线,只是现在还没有人注意到而已。林,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邀请已经发出,徐端义在等待着林本坚的回答。

  “徐教授,我记得上次和您讨论的时候,您对这个技术并不看好,您怎么会改变主意?”林本坚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好奇地问道。

  “因为秦总。”徐端义说道:“这条技术路线,是秦总选择的。”

  秦总?那个孤注一掷,投入大笔资金打造了中芯国际和龙芯公司的秦总!

  林本坚感觉到心头一阵火热,如果是秦总投资的话,那还真的有希望!

  “我想要见秦总一面。”林本坚依旧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当然可以。”徐端义说道:“您得跟我走。”

  96年12月,华亭,中芯国际会议室。

  “目前,虽然西方重新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但是我们中芯国际还是有很多的办法来绕过这个协定的。”张汝金开口说道:“我们这个公司如果只做代工厂的话,我有办法说动美国的相关人员,给我们开绿灯,但是,他们肯定会限制我们公司的发展,甚至要求我们放弃给龙芯代工。”

  对这些,张汝金看得是非常透的,美国人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一个新的芯片企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龙芯的出现,已经让他们有了深深的危机感,在这种时候,美国人当然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打压了。

  龙芯公司只管设计,生产还是放在中芯国际这个代工厂的,如果继续使用西方的设备,人家肯定会提出种种限制条件,让龙芯最终胎死腹中的。

  “是啊,现在是一个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候。”倪老也开口了:“目前,英特尔和AMD已经开始采用0.25微米的工艺来制造处理器了,他们计划在新千年之前普及0.18微米的工艺,发热量和耗电量都会大幅度下降,我们龙芯和他们的差距将会再次拉大。”

  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比赛,一旦上了赛道,就必须要不停地向前奔跑!

  秦涛点头:“没错,我们必须要有全新的工艺,还得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设备,这样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许正阳走了进来:“秦总,客人来了。”

  “嗯,请他们进来吧。”

  客人?

  张汝金和倪老都有些好奇,不知道秦涛请的客人是谁,他们望向了门口的方向,看到两名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进来。

  前面的倪老认识,是前几年搞国产光刻机的徐端义,后面的人呢?他不是很清楚,但是张汝金却认出来了:“林,你怎么来了?”

  “秦总,你们这是在开重要会议吗?”林本坚很是惊讶:“我来参加这种会议合适吗?”

  “当然合适了。”秦涛说道:“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几年之后的芯片工艺升级的问题。林先生,您今天是主讲人。”

  林本坚更加的兴奋了。

  “各位,非常高兴能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研究方向,现在,为了越过193纳米光源的技术关口,我认为用浸润法是最合适的。”林本坚滔滔不绝地讲解了起来。

  在场的都是相关专业的专家,度在认真地倾听着林本坚的介绍,等到说完之后,张汝金开口了:“没错,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工艺达到0.13微米,但是如果想要再进一步,那就很难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0.13微米的工艺可以保证我们领先世界五到十年,我相信,有这段时间的积累,我们的新工艺也应该能继续打造出来了。”秦涛开口说道。

  张汝金点头:“秦总说得有道理,目前我们想要弯道超车,这种工艺是最合适的。”

  当其他的厂商在0.18微米的工艺上大费周章的时候,己方已经率先迈进了0.13微米的工艺,领先十年不敢说,至少五年内都是先进的,五年的时间里,再打造更加先进的光刻机,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利用这种更加先进的0.13微米的工艺,他们生产的芯片将会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龙芯也将会因为这种工艺而受益,在性能上真正地赶超竞争对手!

  倪老也很高兴,在秦总的支持下,他们龙芯终于发展起来了,而且会从第二梯队向第一梯队迈进!

  这是一次重要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东方的芯片产业实现了升级进步,而且,一举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秦总,我们的不少专家教授都在首都,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公司开设在首都。”徐端义提出来了一个请求。

  很显然,明州集团已经将华亭作为最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了,龙芯公司和中芯国际都在这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光刻机也可能会设立在这里,而且华亭还生产光刻机上最重要的镜片。

  不过,徐端义从人员的角度上看,希望能设立在首都,毕竟他们的研发团队,就是清华大学的。

  “当然没问题。”秦涛立刻就点头了,在首都还是在华亭,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研发出来产品啊。

  “太好了!”徐端义非常的兴奋,他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秦总,首都的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完成改制,如果您要是有多余的资金的话…”

  “是首都电子管厂吗?”秦涛问道。

  “没错,就是,秦总,这个电子管厂不容易啊…”显然,徐端义的思维和秦涛不在一个层次上。

  “这个厂的负责人,是叫王东升吗?”秦涛继续问道。

  这下轮到徐端义惊讶了:“秦总,您知道这个厂?”

  “嗯,回首都为咱们的公司选址,我也可以一起跟着参谋一下。”秦涛说道:“正好抽空去看看这个厂,如果他们需要资金的话,咱们明州集团可以支持!”

  首都电子管厂曾经是很辉煌的,这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时候建立起来的企业,一度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当年东方红一号上天,用的就是这里生产的电子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军舰,大国军舰最新章节,大国军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