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涉及的信息量是非常的巨大,周至讲解得很快,导致学长学姐们又是都来不及做笔记,不断提意见让他讲慢一点,几次打断了周至的节奏。

  好在很快袁所长搬来了摄像机:“肘子你自管按自己的来,我们先录下来,课后再慢慢消化。”

  这下就顺畅多了,讲完问题最多的四幅明画,周至又换上了四张清代的画挂上,这一次就讲解和启发相结合了,试一试大家的掌握程度。

  能进修复所的学长学姐们,当然也不会是纯小白,大家还是能够集思广益,诊断出大部分的画病来的。

  周至只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下那些比较隐蔽,难于发觉之处而已。

  这样下来的速度就比较快了,一天一晚,周至就带着大家诊断了小二十幅画作,完成了会诊,定下了修复方案。

  到了第二天,诊断的工作周至便不再参与,将工作组分作两个小队,一队负责集体会诊,按照周至的要求作出标准的会诊意见书,修复建议书。

  如果在会诊中遇到富有争论的难题,才有周至进行诊断,讲解。

  另一边还有一队,由队员们将昨天诊断好的古画中清中期的那一批,开始进行揭裱,只留下画心为下一步修复做准备。

  揭裱是基本功,倒也用不着周至亲自动手,只在一边指挥操作,偶尔上手展示一下特殊手法,处理一下难点就行。

  袁冬珏对周至这样的搞法很满意,因为这样不但大大加快了古画修复任务,完全可以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以外,还能在这次任务之后,锻炼出一支初步成型的书画修复队伍来。

  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干了几天,每天修复室都会多出几张摆在台面上等待修复拼合的画心,也会有几张修复好的被刷贴在墙板上静待阴干。

  这也是周至第一次脱离手工作坊单人单干模式,采用分工合作的“批量”方式进行书画修复工作的尝试,不过这两年多来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管理团队的经验,加上事前分析诊断的细致,队员们基本功还算扎实,又有了周至的悉心指导,活还是干得相当的利索漂亮的。

  当然有些地方队员们还完不成,需要周至的经验和绝活来完成修复,每逢这种时候,袁所长就会扛着摄像机招呼所有人过来围观,如点火烧铅,红药白药的笔势涂抹法等,让所有人既叹为观止,又佩服莫名。

  一周快要结束的时候,修复所来了一位访问者,周至不认识这人,但是带他来的人却把周至吓一跳,竟然是林校长亲自陪同!

  蜀大在成为211院校后,行政编制上算厅级,不过校长和书记却是副部级。

  林校长还是老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除了行政管理工作还有研究工作,还要带博士生,说她忙到飞起都不是形容词,人家一年下来是真的有几十万公里飞行里程。

  因此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大场合”外,别说学生,就连校内的讲师,副教授,能见到她的机会都不多。(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重生之乘风而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