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我在故宫见过不少这样标注的玉器。”周至经徐老提醒也回忆了起来:“这说明那些玉器,是把故宫的专家都难住了的!”

  “是呀,因为故宫的玉器很多来自库藏,没有出土信息,就只能从玉料,工艺,样式这些方面来进行判断,要精准确认其年代就非常的困难,只能断出一个大周期。”徐智缦说道:“同样的情况,在国博就好得多,因为国博的文物很多来自发掘的发现,伴随着考古信息,很容易判定出土玉器的年代。”

  “今天真是来得值了。”周至很开心:“看来鉴藏的学问,也不见得非要在故宫国博的研究所里学得到,玉雕厂的老先生,水平不比我认识的几个老专家差分毫啊。”

  “徐总工也参与过很多国家级的任务的。”姚冲介绍道:“文物复制工作,也是我们厂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博有些展品,其实是复制品,这个小周你知道吗?”

  “是吗?”这个周至还真不清楚,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作品,青铜器,有很多在非重要展期展出来的,其实是仿制品,这一点他当然清楚。

  不过玉器都有复制品,还能够在博物馆里骗人,这一点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沁色都能做成一样?”周至问道。

  “你想多了。”徐智缦笑道:“博物馆的陈列品又不能让参观者上手,沁色只要画上去就行,看着一模一样就行了嘛!”

  “这倒也是。”周至都被自己钻牛角尖的想法弄笑了,博物馆造假和骗钱造假是两个概念,前者只需要视觉上欺骗就可以了,和后者全方位造成一模一样那是天壤之别。

  一场课程下来,周至对玉雕这个行当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玉雕厂的人,对周至的性格,品味,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大家熟悉起来之后,接下来的话题也更加容易沟通了。

  “周先生寄过来这一批玉料,品质是我们玉雕厂这些年极少承接到的。”姚冲说道:“因此在收到料子之后,厂里非常的重视,除了周先生点名委托的诸老师,吕老师、张老师外,我们还请出了徐总工来专门进行方案把关。”

  “周先生之前和我们也沟通过,就是要把这批料子的皮壳特征利用起来,尽量使用巧雕和俏色,尽量使用浅浮雕工艺,将玉料最大程度地保重,尤其是这最后一点,我们当然是非常欢迎的!”

  这话说得在座所有人都乐了起来。

  玉雕行业有个惯例,那就是料钱和工钱是有个挂钩的关系的,一般料钱和工钱,有一个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一般又会随着器物的大小重量,有一定的关系。

  以现在的和田玉籽料来举例,五百克以下的,一般工价和玉价相当,一千元的玉料,加工费用也要一千元。

  如果在系统内销售,东西会卖到两千五百元上下,如果再在工美或者玉雕厂外面的门市上对外销售,就能够标价到三五千元不等了。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重生之乘风而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