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神间二女就已经骑到前头去了,关婷婷回头喊道:“肘子哥哥你快点!”

  周至摇了摇头,晃掉脑子里的古怪想法,赶紧追上。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东门锦江南岸,最早是薛涛故居,相传薛涛在这里取井水制作彩笺,与诗人们酬唱往来,名为“薛涛笺”。

  之后这里经过历代修缮,多了崇丽阁,濯锦楼,碧鸡坊,枇杷巷,五云仙馆,浣笺亭等与薛涛相关的纪念性建筑,也成为蜀都人喜欢游览的地方。

  再后来到民国成了公园,种植了各种竹子,最多时候有两百多种,变成了一个竹主题公园。

  将车在宫墙外停好,先去寻早点铺子吃早饭。

  周至知道接下来蜀大会成为第一批211学校,与之相应的动作就是合并掉华西医大,那里会成为华西校区,而自己现在所处的校园会得到一大片的用地,建设成为望江校区,范围直接扩张到和公园仅一街之隔。

  胜利新村其实也在这段范围内,周至如今已经有计划将改造成影院的那个仓库盘下来。

  现在自己的资料也很多,需要一处离学校比较近,又方便自己工作的地方,用来做自己的资料室。

  类似的事儿有个作家干过,那就是郑渊洁,当年为了存放读者来信,在首都买了十套房子。

  周至倒是一直保持着神秘感,低调到很多人都以为《川味趣谈》是蔡楠的作品,而不知道蔡楠其实只是港台版权代理。

  现在公园外头还一片荒凉,街对面都是小青瓦平房,那里有很多小饭店,都是方便来公园游玩的游客的。

  这样的小门店弄的早点品种还非常丰富,一溜下来从抄手面条直到油条豆浆,以及颇具蜀都特色的鸡汤冒饭,豆汤饭等,应有尽有。

  在这里吃饭的很多都是刚刚锻炼完毕的人,以及提笼架鸟,准备去对面公园里泡茶馆的老头。

  “吃啥?”周至一行人的到来让小门店一条街更加的热闹:“要不我们分开吃?老大和晓琳分别再各去一家,最后一块算,我请客。”

  “我要吃豆汤饭,肥肠豆汤饭。”关婷婷看着一家店扯着周至的衣角,就差没流口水。

  “吃完你妆就花了,这天气吃那个,吃完就是好一身巨汗。”周至笑道:“傻不傻?”

  “跟我吃豆浆油糍块,我知道这儿有。”

  “是吗?那我们都吃这个!”梁红感到惊喜:“我在成都都没见过油糍块呢!”

  “我倒是见过,不过是带豆沙馅儿的甜的。”张路说道:“老家那种椒盐味道的的确没见过。”

  “那走吧,今天咱们就吃那个了。”

  所谓的“油糍块”,其实就是一种油炸糯米糕,糯米蒸熟后加入盐和花椒粒,挤压成方砖,切片油炸而成。

  本身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吃食,也不怪蜀都买不到,唯一稍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没有捶成糍粑,因此虽然粘连,但其实还是由米粒构成的。

  但是哪怕这样的小吃食,离了家乡吃不到,偶尔还会怪想的。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重生之乘风而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