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 第四百二七章 一个小村的崛起(2/3)

小说:大明次子 作者:西关钛金 更新时间:2024-03-13 11:34:46
  

  吃的碗中也有精米和猪羊肉了,穿的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是也是家家有衣服穿。

  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朱朗在这里建立了十座砖窑,因为桑鱼村的后山叫槐山,里面的泥土很适合烧砖,此时的大明烧砖,这些砖头烧的都是很难的,朱元璋修建皇宫的贡砖几乎全部来自山东临清,由于此地在古代黄河泛滥的时候,沉积大量淤泥,用其作为烧砖的原料后,砖不仅坚硬无孔,不怕腐蚀,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朱元璋于是将其作为贡砖,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为皇宫烧制贡砖。

  虽然说砖很好,但是烧制起来麻烦,并且取泥就已经很繁琐和危险。

  烧砖的泥,必须是黄河淤泥,这种黄河淤泥经过黄河千百年的冲刷,临清很多地方的土质形成一层红、一层白、一层黄的“莲花土”,细腻无杂质,沙黏适宜,烧成砖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非常适合烧制高质量的砖。

  而且贡砖的烧制十分复杂,18道工序缺一不可。将砖坯装窑后,要用豆秸或棉杆烧30天左右时间,再用水慢慢洇窑,然后才可出窑。

  但是朱朗弄出来的砖窑烧砖特别的简单。

  朱朗当年在村子里支教的时候,那个时候支教的地方很偏远,公路也没有进村,就是山路,农村大多都是盖的木房子,两层的,低矮潮湿。说是两层木房,其实大多只有下面一层可住,上面一层好多都没有用木板装好的,上面一层也只是放一些杂物而已。

  有一次一位同学小吴家的哥哥要成亲,女方的要求就是要转房,为了娶媳妇,小吴的父亲也只能答应。

  小吴的父亲算是木匠,他呀从山上砍树回来,然后自己开好柱子,跟着组装好,选定一个日子,大清早的就把房子的主体结构给立起来了。就是一个空架子。

  这些结束之后就是烧砖,烧红砖。

  因为那个时候公路都没有通,没有砖,只好自己来做红砖,然后烧制。

  第一步:选土

  做红砖土质好坏至关重要,小吴家乡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土壤来做红砖的,都是带石头的土,而做红砖要红壤土,且不能有小石子在里面,还要带粘性。

  那时候村里叔叔们一般都是在要盖房子的地基附近,选择一丘田来制作红砖。

  和小吴的山村不一样的是,桑鱼村后山的那些土是很的太适合做红砖了,朱朗是来这里考察过一段时间的,第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就是因为这些土,朱朗才选定了这里开始建造砖窑。

  第二步:制作场地

  场地有制作红砖的工作场地和放做好砖的场地,都要规划好,选择一个宽敞且向阳的地方来放置做好的砖胚,把地整平,按照红砖的尺寸起垄搞平,下面垫一层稻草准备来放砖胚。

  桑鱼村为了配合朱朗建造著作场地,直接将自己的田都给打了,整个村子三百五十人在田里整整捶打了三十天,才将场地给做好了,大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摆砖,码砖,那是绰绰有余。

  第三步:搭建工作台

  制作红砖的工作台面,选择在取土和放置砖胚的中间位置是最好的了,工作台的高度与制作红砖师傅的身高高度合适,同时在上面搭建一个凉棚,竖起四根木柱子,上面用稻草或者是麦杆盖起来加固就行了。放置和好的泥的地方也要搭凉棚,防止泥晒干。特别是在夏天。

  这些都是朱朗提前要求的,桑鱼村的人都十分听朱朗的话,让坐什么就做什么。

  第四步:准备干灰

  这个干灰是在制作红砖胚脱模时要用的,便于砖胚与模板脱离,粘到一起。

  一般都是用烧过的煤球灰,或者是柴火灶里的灰都行,要蛮多灰的,自己家里肯定没有这么多,所以朱朗就安排人上山砍柴然后组织人烧起来,跟着烧成灰,然后派人将收集过来的灰,用筛子筛一下,把里面的石子,杂质筛出来,准备好。

  第五步:和泥

  用锄头首先把土挖松,捡出里面的石子,开始都是紧的土,然后洒一遍水泡湿,牵家里的大黄牛来一起踩,转着圈圈踩,此时的登州村子,基本上一个村子里都养有牛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次子,大明次子最新章节,大明次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