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他们一直是站在官府的对立面的,这其实也是在野学派的通病。

  你不用我,那就尝尝我的厉害!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算是一种自我推销?

  就是效果不太好。

  但如果按蚩曜所说的那样……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朝着一个方向望去,恰好撞上了一道温润的目光。

  蚩曜的话对于韩非也有所启发,?作为当世法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自然也听出了名家之学对于法家的促进作用。

  因此也在有意寻找公孙盛,两人目光一触,瞬间就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相对于名家这样的在野学派来说,法家可是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而且比起儒家墨家等所谓的显学,法家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显然在各国朝堂之上的位置更加紧要。

  虽然诸子百家都试图从自己的角度找出治国平乱之道,但真正在这方面成就最高的,毫无疑问是法家和兵家。

  这两家出来的弟子是真的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兴衰的。比起儒家空喊的“恢复周礼”,墨家过于理想主义的“兼爱非攻”,他们两家的学说要实际得多,也更容易被当权者采纳。

  再加上韩非的身份,公孙盛对于投靠他没有半点芥蒂。

  名家的弟子被这么容易就说服也算是一大奇景了,这些人说好听点叫辩者,说难听点就是杠精,往往总是能从一切稀奇古怪的角度来提出质疑,偏偏好像还挺有道理,时常令人抓狂。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其他人提问时变得更加小心,毕竟这也代表了他们自己的水平,如果提出来的问题被人家轻易解决,不也相当于是他们输给了蚩曜一筹嘛!

  于是,再又回答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之后,第一天的答辩就结束了。

  这其实也是正常情况,毕竟大家新接触到一种理论,如果一上来就能轻易找出很多漏洞加以攻击的话,只能说明这个理论还太不成熟,压根站不住脚。

  所以约定俗成的答辩时间才会被延长到以月为单位,你总得给别人一点研究的时间不是?

  结束了第一天的问答之后,蚩曜收到了韩非勾栏听曲的邀约。

  ……

  ……

  临淄,妙乐坊。

  丝竹管弦之声悠悠入耳,两人偎红倚翠,把酒言欢。

  “蚩兄今日所言,于我大有裨益。国之五脏的说法颇为新颖,但细细思之,却又隐含至理。”

  韩非举起酒杯又敬了一下,“不知在蚩兄看来,韩国之疾,病灶在何处?”

  “韩国么……”

  蚩曜微微叹了口气。

  韩非一生中最大的悲剧就是心里放不下韩国,不是韩王一脉,而是整个韩国。虽说他出身王室,但如果仅仅只是想要保住自己家人的话,以嬴政对他的欣赏,这一点并不难做到。

  但他想要保全整个韩国,那就是逆天而行了。

  哪怕是与韩国并列为战国二弱的燕国,人家最起码跟秦国离得远,身后还有大量的战略腾挪空间。

  反观韩国……

  不仅仅是面对秦国的桥头堡,四面八方更是被赵、魏、楚三个大国堵得死死地,一点活动的余地都没有。

  这种地缘形势,就突出一个绝望。

  别说是现在了,哪怕回到韩国最初刚建立的时候,想要让它崛起都不太容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一人开始炼蛊成仙,从一人开始炼蛊成仙最新章节,从一人开始炼蛊成仙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