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二百七十三节 清丈田亩(2/2)

小说:临高启明 作者:吹牛者 更新时间:2023-12-22 20:52:40
  

  明代的耕地性质名目繁多,主要是牵扯到土地用途和来源。里面的体制错综复杂,就算是积年老吏也未必能完全搞清。邬德决定一概不予理会,先搞清土地占有状况。清理小组很快就搞清了本县的“官地”状况。结果不出所料。这个依据原始资料清算出来的数据和户房的账目完全对不上号。

  “光官地的数字就和户房的账目差得老远。少了一半以上。”

  “这帮胥吏够黑得。”

  “也不完全是胥吏的问题,官地年深日久,湮灭是很常见的事情。有时候是被佃户占了,有时候被地方上的豪强占去了。还有得是被倒卖……里面形形色色的问题,很不容易解决的。”负责清理的人汇报道。

  “有了这些原始凭据,我们就能回收官地了,全部拨给农委会吧!”

  “回收官地虽然是名正言顺,却很难办。”于鄂水表示反对说,“年深日久,耕种的人早就视为自己的土地了,现在有人拿着几百年前的老契来说这地是我的,换了你你会乐意?”

  “嗯,的确是这样。”

  “还有,这些土地百十年来说不定都转手很多次了,我们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现在的土地所有人是非法侵占。所以只能采取承认即成事实,不要再去费力清理了――不合算而且失民心。”

  “言之有理,我们就把现在的官地好好的经营起来再说。”邬德想了下,“干脆给这些土地也补田契,来个名正言顺。”

  丁丁也被叫到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他现在除了办报纸之外,主要精力开始放在文宣这块上了。本地的群众文娱活动非常贫乏,是个利用文宣占据舆论阵地的好地方。《临高时报》的行已经出了绿区的范围,愈来愈多的当地土著意识到这份报纸的重要性。本地零售和赠阅之外,也出现了长期订户――主要是当地的大户们,他们对掌握澳洲人的政策方向很是迫切。

  宣传部还网罗了全县所有能堪称是“艺人”的人,包括会唱宣卷的和尚,会唱道情的道士,村子里专门应承红白喜事的吹鼓手,现在统统都被登记造册,接受培训。这些人随时根据指令下乡去搞宣传活动。

  不过最大的收获是在社会调查中查到了若干临高木偶戏的艺人,这使丁丁如获至宝――临高木偶戏是很有名的海南特色地方剧。过去他一直奇怪临高本地怎么没有找到木偶班子,现在才知道这种表演形势还只是草创阶段。

  丁丁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他的“关怀”下,临高木偶剧团成立了――这是穿越集团组建的第一个拿薪水的专业演出团体。过去艺人都是农民,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会到市上去演出,挣几个小钱。虽然很受百姓们的欢迎,但是一年到头也演不了几场戏。现在就可以全力以赴的去演出了。

  他在临高木偶剧团上花了很大的本钱――修建了一个兼顾演出和排练小型剧场,为演员们建造专门的宿舍――这些耍木偶的艺人,不过是因为家里地少人多,靠着这点祖传手艺混点小钱补贴,在社会上不为人所看重,说饥寒交迫也不为过,现在澳洲人居然如此的看重他们,直接招他们当了职工,月钱给房子,连演出用的木偶、戏装都重新置办,里面更有种种澳洲来得新奇玩意,一个个对丁丁感激涕零。

  在丁丁看来这不过是最起码的基本建设投资罢了。他的野心可大得很。并不满足一张《临高时报》,未来帝国的传媒大亨才是他的目标。当然,不是默多克这种腐朽的资本家大亨,而是手握政治权力的传媒大亨。

  丁丁不仅给剧团添置新的演出设备,还给他们观摩了闽南的布袋戏录像。人偶剧能演成这样让演员们大为惊叹。

  有时候给人打开一扇窗户就会引无穷的创造力,这个演出团的水平很快一日千里,丁丁又为他们找了一个读书人,负责编剧。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临高启明,临高启明最新章节,临高启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