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 第七百七十九章,过年钱(1/4)

小说:侯门纪事 作者:淼仔 更新时间:2022-07-07 10:11:19
  x,最快更新侯门纪事最新章节!

  加寿的针指手艺不是最好的,但元皓就是喜欢。吃好喝好,带上一大包子给母亲的好吃东西回家,他走的也很满意。

  ……

  大红喜字泛出的光彩,院中的秋风足以带走。安王往书房里去,身后追上管事的人:“王爷,换上吉服吧,再换一个钟点儿王妃就要进门,您还不换衣裳怎么是好?”

  墨绿色常服的安王冷冷瞅着绣龙纹的大红吉服,不用全展开也知道这衣裳不周备的地方颇多。他的耳目还在,柳至不至于拿道圣旨就把他往绝路上逼,总是留着余地。安王已知道置办大婚的有司怠慢他到,不管任何东西都不能多看一眼的地步。

  顺便一看就知道件件不合适,新人也不是他待见的,安王全没有成婚的大喜,更别提早换衣裳。不耐烦:“回来再换,早呢早呢。”年青而应该神采飞扬的脸上还是灰败的颓废。

  管事不敢多打扰他,眼睁睁看着他走开。

  书房里,几位着行装的先生们见到安王进来,垂泪拜倒:“我等祝王爷大喜,为王爷辞行。”

  安王一一的扶起他们,也哭了:“能再见到已是万幸,只可怜邹先生他们死的惨。”

  “刑部里刑法厉害,柳国舅亲自提审。齐王大婚那晚毒死的京官本就与咱们有关连,邹先生又是皇上亲指给殿下的人,他招供后和我们关在隔壁,对我们说愧对皇上,他愿意顶鼓惑之罪。”

  安王听不进去别的话,跺脚大骂:“柳至!我与你誓不两立。”

  先生们哭道:“王爷快别说这样的话,这一回是咱们输了。输得起也是输了,不如拿些输得起的气势出来。皇上动了真怒,把指给您的先生尽数赐死狱中,又把我们打的打,撵的撵,还有几位先生只怕要把牢底坐穿。你且收敛吧。不容我们在京里多呆几天,幸好今天辞行今天还能道贺王爷大婚。以后我等不在身边,不能为王爷排忧解难,唯有三拜谢王爷知遇之恩。”

  安王不敢送出府,含泪目送。转回头儿出了书房,管事的又来请他换衣裳。安王想着这糟心的亲事,憋憋屈屈的换了衣裳。

  皇帝不肯主婚,皇后也不肯来。太上皇犯秋疾没有好,太后照顾他也来不了。太子主婚事,齐王是皇长兄,他们俩个在这里操办。冲着他们的颜面,袁柳齐集,董张府上门生有些,小官员们看不懂风向,失势的王爷对他们来说也是王爷,而且太子又来,他们来的不少。

  安王满心里不情愿听他们多说话,但还是有几句传到耳朵里。

  “福禄寿喜只来一位?”

  “怎么没请请?齐王殿下大婚,福禄寿喜一起进门,再颓的运势也能冲转。”

  这样的话,文三姑娘在新房里也从女眷嘴里听到。总有些在你失意时摆出好脸儿,带着怜惜的口吻,支些你追赶不上的招数。

  “哟,想是忘记了?我们也没想到。要是想到早就说说。南安侯府二爷成婚,福禄寿喜还去了呢,好不热闹。”

  文三姑娘没想起南安侯府钟家是袁家的亲戚,她在喜袍里的手指攥得紧紧,把衣上绣的彩凤皱成一小团儿。

  本朝制,亲王妃冠服与皇妃相同。但安王倒运中,没有一位皇妃肯把自己没用过的新冠服出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文三姑娘用的只能是有司为加寿大婚置备的常服。她算受尽委屈,加寿也落一个好人儿。

  有司实在赶不过来,倒不能怪上他们。

  揭盖头的时候,夫妻都看到对方眸中的冷冰冰。闹房以后不用再相对都松口气,一个去让人敬酒和拿酒灌自己,另一个坐在洞房里默默盘算她成为安王妃后要办哪些事情。这里面一多半儿,是对文家有利。

  不过半个时辰,喝酒的地方乱了。有人回安王:“钱大人为王爷喜欢喝高,奴才们要送他不让,半路醉倒在别人家里,邻居见门没关进去招呼,见到那家子有个独居的老爷子已经气绝。”

  安王脑子里剧烈疼痛上来,偏偏发生在他大婚的晚上,哪怕他再不喜欢这亲事,这也不吉祥到了极点。恨的掷一个酒杯在地上,怒道:“跟他的家人是死的?”

  “真是奇怪,他跟着两个家人并没有用酒,事发的时候,那两个不知去了哪里?”

  董大人执掌顺天府,就此告辞:“杀人大案,连夜会报到我手里,我先去了。”

  安王喝不下去酒,往大门上小厅里踱步等最新的消息。齐王走来摇头:“怎么你我全摊上这事儿?我大婚的时候,半夜毒死京官,闹起来的人还妄想冤枉辅国公。最后逃到你府……”他掩住口打个哈哈:“不说了,我忘记了,再回去吃你的喜酒。”

  对着他的背影,安王怨毒中狠狠恶戾。

  齐王进去叫出料理酒席的念姐儿,轻笑道:“前债已清,他送我一个死人,我也还他一个。钱大人素来是他的知己,栽一回也罢。”

  念姐儿笑一笑,又叮咛:“不要真的把清白人送进去,钱大人有不好,拿他不好的地方就是。”

  “最多三天放他出来。这家子女在五十里铺做生意,这老人家有旧疾,医生看过说他活不过这个冬天。子女图生意有钱不肯歇息一天,老人家也说不用照看。今天晚上死了家里所以没有人。邻居虽知道有旧疾,但见到陌生人哪能不报官?但等他家子女回来就清楚。”

  齐王在这里邀个功:“我可是打发出好些家人才寻到,附近的人家,就这一个刚咽气,离得又不远。不容易。”

  念姐儿嫣然:“给你记一功,也是的,这个人总想弄人,又弄到自己头上,以后改了才好。”

  齐王淡淡:“这猜忌的帽子他总想送给别人,这一回还是扣到自己头上。事情是他弄出来的,他顶着原也没错。不过改与不改,还得再看。”

  ……

  总想弄别人,就没有想过别人也会弄他?

  深夜太子从安王府上最后一个告辞,就要出街口的时候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大红灯笼好生喜气,心里冒出来的也是这样想法。

  大雪纷纷下中,太子默默愿他新婚后能有个约束,不要再任性胡为。多想想这猜忌的帽子是从哪里来的,出处本就是他自己。

  新的一年里也好,新的王朝里也好,还能没有用人的位置?总盘弄别人可不是上进的门路。

  林教主神算无敌都能自己发疯,太子对安王唯有一句话:好自为之。这句话也同时送给殿下自己,前路风雪泥泞,殿下要走的路也很长很远,一如那雪地中迤逦不绝的风景。

  他的职责是不管风雪还是雷暴,都要迎击而上。只有回到家中,那经过加寿治理而安宁的地方,才常有会心的一笑。

  比如今晚的床前摆着加寿最爱画的“梅花五瓣添福气”,不过现在不是为生气而画。

  醒目的梅花提醒下面写的话:“安王府上咱们分手,我可不回来照看吃酒的你了。让人备下醒酒汤,乖乖的喝汤哦。”

  太子含上笑容,把纸条上轻点一下,抱怨道:“我又不是元皓,还乖乖的?这话真不通,明儿看我训你去。”

  ……

  三十的那一天,雪下得结实,给京都披上厚厚的雪白大氅。年节的喜乐在人面上洋溢,汇成腊月独有的洪流。

  好孩子在自家房里,面上也是喜盈盈。她坐在红漆雕瑞草桌围的小桌子前面,眼前摆着一堆红色的荷包,还有小小托盘里放着的银子。

  她的姐妹们除去帮忙管家的几个,分散坐在几个小几旁边,在小几上,也有鲜亮颜色的荷包和钱。不过有的不是银子,而是铜板。

  “好孩子姐姐,”一个小姑娘拿起铜板看了看,对好孩子的银子露出羡慕的眼光:“你有许多钱,过年给家里人和家人的全是银子,我就不能,”噘一噘嘴儿:“我没有私房存,刚得月钱,只好给铜板。”

  玉珠听女儿怎么回答。

  好孩子笑眯眯:“父亲说有心就好,你的铜板全是新的不是?”

  这解释歪的,玉珠有了一笑。但听到女儿回答的并没有居高临下或得意不容人,玉珠点头。

  好孩子出游三年,不出一分本钱得到扬州、苏州两间铺子,当时她还在路上,报信回来,玉珠知道家里书呆子居多,不多的精明家人还要用在自己的田庄子上,往祖母面前商议。

  安老太太没有丈夫也能养活三房寡媳带孙女,除去有兄长帮助以外,还有她出嫁时很带去几个得力家人,自己又会调教。收到玉珠的求助,老太太一碗水端平,欣然的给韩正经两个管事,给好孩子两个管事,又各出运营本金。

  加上家里添补出来的运营本金,铺子热热闹闹开起来。头一年不亏不嫌,老太太说这就很好,第二年赚的钱除添补新货的,把家里给的本钱归还,还给了一丁点儿息银。

  喜欢的老太太装懊恼,说早知道给息银,应该把老本全放进去。

  在今年就赚钱了,好孩子两间铺子除去明年进货的钱,共得银子五百余两。他们的铺子卖的东西不相同,当年货物需求算进去,韩正经的比好孩子少上十几两,元皓的又多出十几两,别的称心等也各有添减,但家家小丰收。

  钱是前天送来,好孩子把准备的荷包最后几针绣好,宣称在年三十的今天给家人包过年银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门纪事,侯门纪事最新章节,侯门纪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