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妻当家 第一百四十二章后路(2/2)

小说:嫌妻当家 作者:芭蕉夜喜雨 更新时间:2022-06-01 12:47:50
  

  一个紫檀木的梳妆匣子,还怕没人买吗?

  那些旧货全部以旧翻新,或是改头换面,很快便又以更高的价格卖了出去。

  只一个月功夫,姚家又相继买了两辆马车。

  一人在家备货,三人分头往不同的地方去。有了马车,不仅回程便利了,还能及时补货了。

  就在上个月,姚家已是在青川县租了一间小门面开起“姚记杂货铺”来了。

  圆了姚家三代人要开铺子的愿望。

  开张那天,乔明瑾没去。

  据后来姚平跟她讲,他父亲在鞭炮声中泪流满面。一整天坐在柜台前还舍不得离开……

  姚家得了乔明瑾的指点,生意自然是节节攀升。

  他们都有走货的经验,知道备什么货物,什么样的人又需要什么样的货物。又因为他们兄弟几个还在外头跑货,有些货物在店里卖不掉的还能往外、往远里销。

  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那些比城里的铺子稍次一些、哪怕价格稍高一些的货物也很快在各个村子里卖了出去。

  而他们回程时,又从村子里低价买回一些庄户人家自产的木盆、木桶、竹篮等木制品,或是山珍、山货、鸡蛋等等放在店里卖。

  拿货的成本低了,自然售价也比别人低,姚记的生意自开张以来异常红火。

  姚家父子几人每天嘴都合不拢。

  而乔明瑾投出的本钱虽然还没收回来。但从第二个月开始她就按文书的约定开始拿分红了。

  她当然是很开心的。

  如此。她三个铺子一个月租金收三十五两,现在又加上每月能从姚家分得二十两花红,这样算来,她一个月就能细水长流的稳定拿到五十五两的银子了。

  就算那根雕作坊半年一年才能卖出一件成品。她也不担心没钱花用了。

  她当初投了一百两的本钱。虽然姚家全部家产未必比她多。按寻常人的做法,她可以拿一半以上的干股了。但是她没要那么多。

  她一个月要二十两要两成干股,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像她这样的情况。要两成真的不多。

  虽然看起来姚家前期可能一个月赚不到二十两,或者赚的钱要全部拿来贴给她,或者有时候,某个月生意极好,某个月生意低谷。

  但是她说得很清楚,她不计姚家以后家产会有多少生意做多大,她只以她最初投的一百两来算,将来若是她又投了钱,也是以她所投的本钱来算两成干股,不加上姚家的。

  这样看起来前期她是得益的,可是等到后来姚家生意做大,等姚家积累的本金达到千两银万两银之后,她这个两成干股就不划算了。

  所以姚家还是很会算的。

  当初姚平回去只一个晚上,一家子便商量好了。

  他们家相当于借别人的势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她这个投资者又不分他们的家产,还贴上不少的好点子,这等好事哪里去找?何乐而不为?

  所以自两家签订了文书之后,姚家便跟乔明瑾联系紧密了起来,偶尔会带一些吃用的过来给她们娘俩。

  当然这个事除了乔明瑾并无人知晓。她总要留一些后路。而明琦和琬儿见了,也只以为姚小哥是来讨水喝的。

  她也不担心姚家人会欺瞒她。

  那姚家短期内还要靠着她出一些主意的,他们家又没出过读书人,也没什么见识,还得靠着她出些生财的点子。

  等以后生意做大了她也不担心。

  一来她只以她当初投的一百两来算本金,只分她自己的钱。二来周家在那里,她可以狐假虎威利用一把,姚家哪里敢欺了她?三来,生意做大了之后,那二十两银子只怕姚家还不看在眼里的。

  好在合作至今,那姚家看起来,还是那种老实懂感恩的人家。若不是乔明瑾的一百两及那些主意,他们家哪里开得起铺子,买得了马车?

  姚平每次来都很是亲切地叫她“乔姐姐”。

  每回来还都不空手来。或是自家娘和嫂子做的一些吃食,或是一些从山里收上来的山货蜂蜜或是糖块糕点什么的,两个孩子每次都有口福的很。

  然后姚平每次都会在乔家坐一会,把这一段时间家里铺子的生意,走货的生意跟乔明瑾汇报一下。再从乔明瑾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或是指点。

  一个月二十两银子,对于周六爷那样的人家来说,不算得什么。

  不过对于在下河村生活着的乔明瑾来说,这些银子起码能让她们母女顿顿吃上干饭,再炒上一个肉菜,而不引得她心疼了。

  而且还有三年花红收,很不错不是吗?(未完待续。。)

  ps: 感谢“想飞的爱哭鱼,炫影,sxy1256”投的粉红票,感谢“taemiki,jansam”打赏的平安符,感谢“晴空萬月,一等空想家”打赏的香囊</dd>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嫌妻当家,嫌妻当家最新章节,嫌妻当家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